凤鸣书屋mfshuwu.com

他眉头轻皱。

青阳道:“郎君,九娘去看二郎了。”

谢嘉琅怔了一会儿。

谢嘉文现在也住在学舍,谢蝉要把带的东西交给他。

他也是谢蝉的哥哥。

过了差不多一刻钟,谢蝉回来了,“二哥说他要和同窗去逛书肆,不过来。”

谢嘉琅低着头:“嗯。”

谢蝉留下进宝,要其他人先回铺子,天黑前再过来接她。

“今天阿爹过来收账,我跟过来了,阿爹说今天收的账多,夜里不回府,我可以多待一会儿,晚上和他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和他一起住别院。”

小娘子不能单独出行,谢蝉每次是借着和谢六爷一道出门的机会来县学。

谢嘉琅要青阳去做饭,学舍没有学生的饭堂,学生都是自己做饭吃。

青阳多做了几道菜,蒸了一只大青鱼,炒了鲜嫩的春笋,煨了一砂锅腊肉干菜。

谢蝉反客为主,不停给谢嘉琅夹菜。

“哥哥,你好像瘦了。”

谢嘉琅手里的碗已经堆得冒尖,谢蝉筷子不停,又夹了一块最嫩最厚的鱼肚堆上去。

他瘦了,也高了,谢蝉每次隔一段时间见他,都觉得他变化很大。

“多吃点。”

她继续夹菜。

谢嘉琅静静吃饭,谢蝉夹什么,他就接着,不爱吃的菜他也安静地吃下去。

吃完饭,外面的雨还没停。

谢嘉琅要谢蝉早点回去:“我要出门,送你过去。”

“哥哥你要去哪儿?”谢蝉不想这么快回去,“我可以一起去吗?”

谢嘉琅摇头。

谢蝉失望地垂下脑袋,闷闷地道:“喔。”

她长叹一声,“我难得出一趟门。”

谢嘉琅沉默。

谢蝉唉声叹气,拽着他的胳膊摇啊摇,软语撒娇:“哥哥,我好想你,你就让我多待一会儿吧,我紧跟着你,不会乱跑,我很听话的。”

谢嘉琅仍是不吭声。

谢蝉干脆搂住他的腰不放:“我不走,你去哪里我都跟着。”

谢嘉琅垂眸看她,神情颇严厉。

谢蝉仰着脸和他对视,神情颇娇气。

“我去的地方人多……”谢嘉琅开口解释,“不是好玩的地方。”

“那我也想去。”谢蝉道,像小黑猫用小脑袋蹭她一样,脸贴在谢嘉琅身上蹭几下,“我这几天心里难受,想在哥哥这里待一会儿。”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脸上笑意褪去,耷拉着肩膀,看起来很低沉。

她不是装的,见到张鸿后,她心里发闷。

谢嘉琅叫青阳去拿蓑衣蓑帽。

“团团,手抬起来。”

谢蝉不动。

谢嘉琅轻声道:“我带你一起去。”

谢蝉立刻松开手,抬起胳膊。

谢嘉琅低头,帮她戴上蓑帽,披好蓑衣,要她仰起脸,修长手指为她系好系带,她仰着脸对他笑。

“坐下。”

谢蝉坐下。

谢嘉琅俯身,接过青阳递过来的木屐,给谢蝉穿上,同样绑好系带,“下雨路滑,出去走慢点。”

谢蝉又精神起来,两眼放光,点头应是。

*

兄妹俩的马车刚离开大街,一辆青布马车从另一个方向过来,朝着县学去了。

马车在大门前停下,仆从掀开帘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下来,踏进县学。

县学几位学官,除了谢二爷不在,其他人全都等在正堂,远远看到老者,一起迎上前。

“冯先生,请您拿个主意……”

冯老先生坐下,摆摆手,剪断陈教谕的话,先慢条斯理地喝茶。

他喝茶要品,要嗅,要闻,要一口一口地咂摸,一盏茶喝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

几位学官急得干瞪眼,又不敢催促,只能在心里默念清心咒。

冯老先生喝完茶,抬手:“拿来。”

陈教谕立刻把一叠文章递过去。

冯老先生接过,他喝茶慢,看文章却是一目十行,很快就把所有文章看完了,点头,道:“可。”

众人松口气。

冯老先生抽出几张字纸,放在案上最左边。

“优。”

再抽出几张,放在旁边,“良。”

剩下的堆成一摞,“还算通顺。”

众人交换一个眼神,再看他分出类别的文章,心中暗暗佩服:这些文章是他们从所有学生中挑选出来的,此前众人各持己见,经过激烈的争论,已经初步评选出名次,冯老先生一来,匆匆看过一遍就分好了,而且评选的结果和他们的讨论几乎一样。

“学生佩服……”

冯老先生淡淡一摆手,“看得多罢了。”

陈教谕面露为难之色,道:“只是有一篇文章,需要向老先生细细道来,请老先生再细看一遍。”

他抽出一篇文章,交给冯老先生。

冯老先生气呼呼地哼一声。

“怎么,难道我评的优良有错?”

他接过文章细看一遍,把字纸甩得哗啦响,“我看过了,字句畅达,结构严谨,阐述详实,而且言之有物,不管看过多少遍,是优!”

众人对望,脸上神情复杂。

冯老先生看他们神情不对,皱眉:“这篇文章没问题,那就是写这篇文章的人有问题了。”

陈教谕叹口气,点点头,“正是如此。”

按大晋的官学制度,县学每年可以向州学举荐人才。这两年有一个学生的文章多次得到几位学官的赞赏,而他本人学习刻苦,性情坚毅,原本可以举荐他去州学,但是陈教谕不敢把那个学生的名字报上去,拖了一年,今年众人再次因为要不要举荐他争执不下。

冯老先生问:“他心术不正?”

陈教谕摇头,“这名学生只是孤僻了些,未曾听说有什么不义之举。”

“那就是他身份低贱?还是父母亲人有作奸犯科的?”

陈教谕摇头,“他是学生世交家的公子,家世清白。父母虽然和离,但都合乎规矩,好聚好散,未起龃龉。”

冯老先生奇道:“那你们为什么不敢举荐他?”

陈教谕小声说:“他身患怪疾,平时看着好端端的,发病时全身僵直不动,据说以后可能变成瘫子。”

冯老先生立刻摇头:“那便不能举荐了,文章虽好,其人有怪疾,去了州学也只会惹人耻笑,反而是害他,与其要他去州学丢人现眼,不如罢了。”

陈教谕叹息道:“我原也是这个意思,他是江州子弟,我们江州县学可以破格录取他,让他附学,到了州学,却不一样了。”

冯老先生抚须:“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为什么又犯难?”

陈教谕苦笑,拿起文章,“不瞒先生,因为这篇治水论,学生起了爱才之心。”

“喔?”

冯老先生一把抢过文章,又从头逐字逐句看一遍。

陈教谕脸上现出几分笑意,慢慢道:“这些孩子年纪还小,写治水论,无非是翻阅典籍,总结前人经验,《海内经》、《水经》、《水部式》、《河防通议》、《河防令》……只要多看几本书,善于总结,思路清晰,文章便有论点,这篇文章也是如此……不过难就难在,他说到农时、徭役……”

冯老先生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

治水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如蝼蚁渺小的人要和上天作对,要波涛平息,让江水分流,使泽国成为沃野,何其难也?

那些制定治水方策、主持工程、化解水患的人可以名留千史,为万民赞颂,而历朝历代肩负起沉重徭役、修筑起那些巨大工程的人,是数万万劳苦百姓。

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裳,吃着最粗劣的食物,住着破漏的草棚,肩挑,背扛,手搬,顶着烈日,冒着寒风,一日复一日辛苦劳作。

黄土下,俱是累累尸骨。

朝廷大兴土木对百姓来说是沉重负担,再有一些官员为了政绩盲目缩短工程,不顾民生,不体恤黎民,频繁征用百姓,甚至不顾农时,那就会造成百姓家中壮丁被强行征召,家中农活只得由老弱病残操持,壮丁们在征发路上饿死病死无数,活着赶到地方的人必须没日没夜地劳作,壮丁身边同乡伙伴一个个累死,他九死一生,托着病残之身回到家中,发现家中老小不是活活饿死,就是为了讨口吃的卖身为大族家奴婢,由人作践,骨肉分离。

那不是造福一方,而是荼毒百姓。

然而,历朝历代,这样的祸事屡见不鲜。

在大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冯老先生手里的文章,每一条治水方策里都写到要如何顾及农时,如何不侵占百姓田地,如何减轻百姓负担。

陈教谕感慨道:“锦绣文章易得,治水佳策也非难事,才学敏捷者多见……然而小小年纪,这份仁心,难得啊。”

对芸芸众生,对身份低贱者,对黎民百姓的仁心。

冯老先生陷入深思。

仁心难得。

陈教谕放下文章,“先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我等为朝廷学官,为朝廷培养、遴选人才,士子者,修身、齐家、忠君、报国、济苍生,身患怪疾,和这些并不冲突啊!”

县学这些学官,都有功名在身,少年时也都胸怀抱负,有挥斥方遒、辅佐君王、平定天下、为治世能臣的理想,可惜他们才学有限,省试多次不过,考不上进士,只得退而求其次,为地方学官。

培养学生成才是他们的责任,也能让他们的抱负用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他们不想错过一个对百姓有仁心的好学生。

但是天生怪疾实在是个大麻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赞同陈教谕,或摇头反对。

众人都看向冯老先生。

冯老先生为官多年,见多识广,而且还曾参与过解试阅卷,由他来做决定,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堂中安静下来。

冯老先生坐了很久,最终还是摇摇头。

“仁心确实难得,可惜他天生怪疾,即使他心思端正,勉强举荐他,他也不会有什么建树,他终将在世人的嘲笑歧视中自暴自弃或是走上歪路。老朽这些年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天赋极佳,却天生残疾,命途不顺,有的人愤世嫉俗,有的人抑郁消沉,有的人变得阴森歹毒,仇视所有身体健全的人,甚至憎恨身边最亲近之人……”

他最后道:“把他的名字划去吧。”

陈教谕长长地叹口气,应一声是,找来名册,划掉一个名字。

众学官留冯老先生用饭,冯老先生摆手:“不必留了,县学的饭太难吃。”

陈教谕尴尬地笑。

细雨绵绵。

冯老先生的马车出了县学大街,直奔向城南。

城南有家黄姓沽酒铺的酒酿得好,老先生喜欢他家的酒。

马车出了城,拐进土路。

雨天道路坑坑洼洼,冯老先生一把老骨头颠来颠去,心里焦躁起来。

这时,几个赶集的村人忽然直接从土路上穿过去,吓得车夫连扯缰绳,大骂:“赶着去见阎王?不要命了!”

冯老先生一头撞在车板上,愈加烦躁,掀开车帘往外看。

又有几个村人从田间小路奔过来,追着刚才那几个村人去了,去的也是城南方向。

“先生,今天是初六,正好是城外那些乡下人赶集的日子。”

车夫一甩鞭子,马车继续晃荡。

到了城南黄家沽酒铺,冯老先生要了酒,坐在窗前,一边小酌,一边赏雨。

门外正对着一座土地庙,庙门前人头攒动,屋檐下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的人有男有女,衣衫破旧,看样子似乎大多是穷苦人。

冯老先生的下人问伙计,“这座庙里供着哪方神仙?怎么这么多香客?”

伙计一边擦桌子,一边笑回道:“他们不是香客,是来请小先生念信、写信的。”

“小先生?”

伙计指指那条长龙队伍,慢慢道来:“小先生是县学里的学生,年纪小,本事不小!每隔半个月他来一趟集市,花钱请土地庙的庙祝支一个摊子,帮人读信、看信,也帮人写信,不收分文,连纸钱都不要。这些从乡下来的人,不会识文断字,连数都数不清,想给出远门的家里人写信,得花钱请人写,那笔墨纸钱可贵着哩!家里人有书信回来,他们也看不懂,请人读,也要花钱!”

酒铺里有几个人在吃酒,听他们谈论小先生,插话进来道:“那小先生的信写得也好,比大先生们写的信还要好,我去年请他写一封信,托人送给外乡的兄弟,我兄弟请人读信,一下子就听懂了!以前给他写信,他总说不懂意思,耽误多少事!”

“可不是,小先生的信好懂!”

“字也好看!”

“我看小先生人就是生得面相凶了点,其实多问他几句,他不会发脾气。”

众人热烈讨论起来。

冯老先生的下人也读书认字,闻言,不服气地道:“一个县学学生的信能写得有多好?文采能超过他先生吗?”

“兄台有所不知,信写得好不好,不是文采的事。”

一道清亮脆甜的声音从酒铺外飘进来。

冯老先生循声看去,一个身披蓑衣、脸庞白皙圆润、唇红齿白的小郎君踏进酒铺,身后跟着一个仆从。

他摘下蓑帽,先朝最年老的冯老先生致意,再看向下人,含笑说:“这些叔伯婶子写信不看文采,只想问远方家人平安寒暖,有文采的信,动不动是即颂、恭淆、坤安、冬馁,念给他们的亲人听,他们也不懂,还得花钱请人一个字一个字解释,不如写得直接平顺些,不耽误事。”

小郎君生得漂亮,说话时眉眼含笑,客客气气的,下人虽然被反驳,但生不出一点怒气,点头道:“你说的有理。”

“我哥哥不止帮人看信、写信,也看其他契书。”小郎君似乎生怕别人说那位小先生一句不好,接着说,“去年我哥哥无意间撞见一个不识字的农妇被人诓骗,在卖身契上画了押,求到衙门也没用,所以帮赶集的人看信、看契书,后来求的人多了,只好支一个摊子。”

众人都夸小先生心善。

小郎君朝众人笑笑,“承县学师长教诲。”

他打了几筒酒,戴上蓑帽,转身往土地庙去了。

冯老先生看着那个小郎君的背影,问伙计,“那个小先生叫什么?”

伙计答道:“他姓谢,听说是谢家郎君。”

谢家郎君?

这么巧?

冯老先生起身出了酒铺,沿着队伍往前走,有人从里面出来,欢天喜地地把写好的信揣进衣裳里。

一部书一贯钱,一沓便宜的白纸几十文,墨要十几文一两……对衣服补丁摞补丁的穷苦人来说,一张纸也是贵的,更别提花钱请人写信。

冯老先生走到土地庙门口,目光越过拥挤的人群,落在一个埋头书写的少年身上。

少年眉眼锋利,薄唇,看着是威严凶厉、不近人情的长相,肩背挺直,坐姿端正,一边写字,一边听一个年老的妇人絮絮叨叨。

妇人说的话颠三倒四,他听着,脸上面无表情。

刚才那个去酒铺打酒的小郎君坐在他身边,笑着和妇人说话,过一会儿,转头把听明白的说给少年听,少年低头书写,小郎君看他写完一句,念出来让老妇人听,询问有没有错误。

冯老先生看了半天,悄然离去。

不用打听少年的名字,他看了一个人手里的信,记得这一笔刚劲锋利的字。

一个时辰前,他就坐在县学大堂看少年写的治水论。

仁心难得。

冯老先生心中默念,一时之间,无数个念头从心头掠过。

他吩咐车夫:“回县学。”

马车朝着县学驰骋而去。

*

排队的人太多,谢蝉干脆也取来笔墨纸张帮着写信,叫进宝帮忙读信。

一直忙到集市散了,她把打来的酒分给帮忙的人,和谢嘉琅一起回去。

她有点累,搂着谢嘉琅的胳膊打盹,这些天心里的不安、忐忑、茫然已经不知不觉消散。

不论前世还是现在,谢嘉琅身上都有种让她觉得很安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