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白银之战 (1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大明缺钱?
整个大明都缺钱?
这个问题,年轻的永庆着实有点难以理解,甚至,就连史书上都没这种说法。
大明会缺钱吗?
要知道,整个大明朝廷一年的税赋收入才四百多万两好不好,流通的白银和铜钱将近四亿两,大明会缺钱?
再说了,这年头买东西不一定要用钱啊,用粮食什么的也是一样的。
永庆有些难以理解道:“恩师,这以物易物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吧,为什么一定要用钱去买呢?”
他这话的确没问题,这年头,以物易物的多了去了,比如,农村里面,拿几个鸡蛋换点米,又或者拿袋米换匹粗布,又或者拿点米去换点肉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不是每家都有银子,甚至,家里没一个铜板的农户都不在少数,拿粮食去换东西的多了去了,也没见谁说不方便啊。
这个问题,如果只局限于个人生活所需,那自然没多大问题,但是,一旦涉及到大宗物品交易,那问题就大了。
杨聪不慌不忙的举例道:“苏州府的布庄和绸缎庄特别多,皇上应该有所耳闻吧?这会儿,仅苏州一府,每天产出的棉布就达数万匹,另外绫罗绸缎和丝绸什么的也多达数千匹,也就是说,光是苏州一府,每天产出的棉布、绫罗绸缎和丝绸加起来就价值十余万两,一年下来,那最少也是四五千万两。就这,还只是织布这一项,苏州府可不光只有布庄,其他诸如茶叶、铁器什么的出产也颇丰,如果苏州府出产的所以货物全算上,一年一亿两都不止。而整个东南也不止苏州一府,东南五省一京加起来足有上百州府,这上百州府一年又需要多少银子流通呢?皇上所说的以物换物没什么问题,那是指个人生活物品的交易,这大宗物品交易可就不能以物换物了,用一袋粮食换一匹粗布还可以,如果是一万匹呢,难道拿一万袋粮食去换?如果是十万匹呢,难道拿十万袋粮食去换?”
十万袋粮食,那最少也需要数千辆马车来拉,而苏州府一年光是棉布就能产出上千万匹,也就是说,如果拿粮食去换,最少得数十万辆马车来拉粮食,这也太夸张了!
其实,一开始杨聪也没想到这个问题,只是,他将杨家赚取的大半的银子用来兑换严嵩府邸抄出来的古玩字画和田产商铺之后便发现杨家的生意有点不好做了,因为他们缺现银啊,而且缺的厉害。
原本,杨家所涉及到的生意也只是大明诸多生意中的一部分,占的份额其实也不是很多,这一部分生意中流通的银两本就只有几千万两,他这一把将一两千万两给了永庆,国库是满了,他们杨家做的这一部分生意中流通的银子却是被他抽出去一大半。
他这一搞,搞得整个产业链中到处都缺银子,杨家也是东拼西凑,到处想办法找银子才慢慢将这个问题解决。
问题虽然解决了,杨聪却也意识到了流通货币的重要性,要知道,现在大明四海升平,各种生意在他的刻意推动下肯定会翻了倍的增长,这会儿做生意都缺银子,以后生意翻倍了缺银子的现象岂不是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他跑来找永庆了,至于目的,说白了就是搞银子,想方设法搞银子。
永庆可不知道这些,他想了想,随即尴尬的道:“恩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得多采银矿和铜矿,多铸银锭和铜钱?”
这个问题,永庆其实也考虑过,一开始,他甚至天真的以为,没钱那就去挖银矿和铜矿来铸钱啊,反正所有矿藏都是他这个当皇帝的,那还不是想要多少挖多少,朝廷不是很快就富得油流了!
可惜,他稍微了解了一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银矿和铜矿并不是挖了就能用,还得冶炼,铜矿倒还好点,如果没有税监从中盘剥,多少还是能赚点的,银矿就不一样了,因为大明的银矿基本都是贫矿,而且含银量稍微高点的几乎都被采光了,剩下的那都是含银量低到了一定的程度,冶炼出来连成本都收不回的那种。
也就是说,就算他想多铸银锭和铜钱都没用,因为压根就没人愿意去开采银矿和铜矿,开玩笑呢,摆明了是亏本的买卖,谁愿意去做啊。
这个情况,杨聪当然清楚,他缓缓摇头道:“这铜矿我们倒可以试着去开采一下,铜钱我们也不怎么缺,缺的主要还是银子,特别是一条鞭法开始推行以后,各种货物肯定都会慢慢以银子来定价,到时候需要的银子就多了,而我们大明本就不盛产银子,挖矿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