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 (2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故而朱祁镇登基以来,礼部一直是胡濙的自留地,固然是优待老臣,但也是朱祁镇对礼部这些事情都束之高阁。
刑部耿九畴,也是下面大名鼎鼎的青天。大清官。
在清名之上,与驺来学不相上下,而且执法不避权贵,以至于他在地方为官的时候,朝中有不知道多少弹劾他的奏折。
朱祁镇当时有些奇怪。
区区一个地方官为什么能惹得中枢这么人弹劾,派锦衣卫暗中查访,耿九畴号称平生无他好,不是处理公事,就是在读书。
地方的人打不通耿九畴的关节,这才想办法通过中枢将耿九畴扳倒。
朱祁镇既然知道了,自然要维护一二,他也确定了耿九畴的培养方向,就是刑部。毕竟朱祁镇知道司法公正,是多么重要。
很多大动干戈的事情,他做不来,毕竟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却可以安排一个精于刑名的清官。
看耿九畴能做到几分了。
耿九畴在刑部更是大名鼎鼎,上至藩王子弟,清贵子弟,下到地主豪强,没有耿九畴不敢办的案子。
一时间青天之名,自然是大声传颂,他的这么多年办的案子单独列出来,几乎可以写一部耿公案了。
至于都察院还是刘球,刘球有几分老愈弥坚。很多事情上他都敢与朱祁镇当庭抗辩,弄得朱祁镇下不来台。
不过,朱祁镇也只能忍了。
正统十四年之后,大明虽然多灾多难,除却广西与贵州福建三个地方之外,没有别的地方有民乱,这就是因为大明的政治大体保持清明。
这其中就有都察院,吏部,刑部的通力合作。
朱祁镇在心中将这些大臣过了一遍,他问道:“朝鲜之事下部议之后,下面有什么反应?”
陈循说道:“臣看了下面的奏疏,大部分大臣都觉得应该派使臣质询朝鲜,让朝鲜方面解释误会,以正视听。”
朱祁镇听了,心中轻轻一笑,暗道:“看来大家都不大喜欢打朝鲜。”
大部分朝臣的意思,无非是将这一件事情在外交范畴之内解决掉。
朱祁镇却已经遇见到了,即便派了使臣,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原因无他,李瑈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退一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被他侄子杀死,与被大明杀死有什么区别吗?
李瑈一定也想将事情给限制在外交范畴之中,但是除非朱祁镇点头,就注定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乱臣贼子在儒家价值观之中,是决计不可饶恕的,即便有大臣为朝廷着想,最好的办法是不将消息传开,朝廷当做不知道,这事情就过去了。
历史上明朝就是这样处置的,至于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就要问当事人了。
但是事情已经闹大了,那一个读圣贤书的大臣,敢承认李瑈的王位,必被无数士子,口诛笔伐。
在这一件事情,被朱祁镇下部议之后,就注定大明与朝鲜之间要一场摩擦了。
这一场摩擦会不会发展成为战争,就要看主政者之心了。
朱祁镇嘴角带笑,说道:“既然如此,首辅觉得谁可以出使朝鲜?”
陈循说道:“老臣以为礼部郎中李实合适。”
朱祁镇想了想,对这个人似乎有些印象,但是印象不深,不过想来是礼部的,应该是专业对口,说道:“好。就让他速速去一趟朝鲜。”
陈循立即答应下来。
于是乎,在大雪纷纷之中,李实这位正统七年进士,四川省解元,出京向东北方向而去了。
由于大雪纷纷,天寒地冻,天津港也被冻住了,不能走海路,只能从辽东走陆路到朝鲜。
只是这一路道理本来就难行了,更不要说大雪纷纷一直都没有断绝。
李实这个四川人哪里承受得东北的酷寒,到了朝鲜的时候已经是满身的冻疮了。而且正统十八年已经成为过去了。
这已经是正统十九年正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