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还得是跟着总编混啊 (1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于华有点郁闷。
他写的那篇评论发了,还是发在《燕京文学》这个重要文学刊物上。
可是似乎没什么影响力,他在各个办公室转悠了两天也没见有同事讨论,更没有评论家发文章专门骂他。
跟佟钟贵那篇文章发表之后的反应根本没法比,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他有些挫败。
把两篇文章拿到一起翻来覆去的对比,他悲哀的发现,自己似乎还是保守了,他把文章讨论的重点放在了《南海十三郎》这部小说上,本身就是一个战略失误。
半个月时间里,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南海十三郎》的评论文章已经超过了20篇,其中几乎所有文章都是在夸赞《南海十三郎》这部小说的,余华的那篇文章放在其中,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反倒是佟钟贵那篇文章,后半段明显跑题,却凭借着对林老师的无底线吹捧而产生了独树一帜的效果。
于华总结经验教训,心中不得不对佟钟贵表示叹服。
小佟不当领导可惜了!
不过,马屁拍都拍了,反响虽然小了一点,但也得让林老师知道啊!
在于华正想着怎么能“不经意”的让林老师知道他这篇评论的时候,他的眼神突然被电视上的画面死死的吸引住。
“由程凯歌执导,林为民原著小说改编,燕京电影制片厂负责发行的国产电影《霸王别姬》,在昨天晚上洛杉矶举行的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大会上荣获最佳外语片奖。
《霸王别姬》原著小说在海外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编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在奥斯卡金像奖之前,《霸王别姬》还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片人协会奖、米国电视电影金球奖等多项奥斯卡金像奖前哨奖……”
《霸王别姬》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了?
于华呆了半天,等新闻播完了才反应过来。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中国电影界眼里最牛逼的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可随着这些年改革开放,外面的资讯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媒体报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米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已经逐渐成了国内电影人心中最具份量的电影奖项。
八十年代末期媒体还开始炒起了所谓“冲奥影片”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由电影局选送的影片而已。
几年时间下来,不仅是媒体和电影人,连很多老百姓都已经被完全洗脑,将奥斯卡金像奖看作是与诺贝尔奖比肩的世界级奖项。
翌日一早,吃过早饭出了家门,路过书报摊,于华随便扫了两眼报纸。
果然,关于“《霸王别姬》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新闻已经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这种头条可比青春布老虎丛书的那些新闻报道重量级多了。
他翻了七份报纸,五份报纸把这个消息放在了头条,还有两份报纸虽然没放在头条,但也是放在了头版的重要位置。
这就是奥斯卡金像奖的影响力啊!
于华正感叹着,卖报的大妈来了一句。
“你买不买啊?”
“买!”
于华一出手,买了十几份报纸,全都是报道了《霸王别姬》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报纸。
他拿着报纸到了国文社,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林为民办公室。
“林老师,恭喜恭喜!恭喜您啊!”
于华笑脸迎人,一摞报纸拍在林为民的办公桌上,顺便还“不小心”将那篇刊有他评论的《燕京文学》落在了林为民桌上。
林为民刚来办公室,昨天晚上他就已经接到了徐枫从米国打来的电话,自徐枫的电话之后,他又陆续接到了几个恭喜的电话。
有刚退居二线的老滕的,燕影厂的成志古,甚至还有中影的一把手……
《霸王别姬》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制片公司和原著作者没怎么样,倒是把这些相关单位给激动了个够呛。
“……这是您的一小步,却是中国电影的一大步啊!您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历史。”
于华深刻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嘴下绝不留情,反正这会儿没外人,此时不舔更待何时?
“得得得!”
林为民打断他肉麻的吹捧,“不上班跑我这聊什么臭氧层子?”
领导不耐烦没关系,马屁送到,于华心安理得的出了办公室。
等回到通文社之后,果然同事们都在讨论着《霸王别姬》得奖这件事,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好像是他们得奖了一样。
抛去媒体对奥斯卡的过分追捧不谈,这件事确实是值得国人骄傲的一件事,毕竟是个重量级的奖项,而且前人还未得过。
“这回,总编的书又得大卖一波了吧?”有同事说道。
“那还用说。去年破了一千万册,今年奥斯卡这一波,怎么着不得多卖个一百万册?”
“真厉害啊!一个人,两本千万级销量的作品!”
同事们乐此不疲的讨论着关于林为民和《霸王别姬》的事,那边程早春也找上了林为民。
“加印,必须狠狠的加印啊!哈哈!”
林为民一脸无奈,“你来就为了说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