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发现 (2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当年白澄带领刘瑜队伍进乌托邦又是因为什么?
祝宁叹了口气,进这种地方大概需要改装后的飞车,就怕飞车动力系统也被冻住了。
她手头上没什么专业设备,连普通的机械表都没有,辨别时间估计都要靠目测。
难以寻找其他尸体“捡装备”,唯一可以使用的竟然只有防护服,防护服上有指南针,如果没受污染影响,可以辨别出右前方就是北方。
外面风大雪大,得在热量耗尽前找到下一个避难点。
之前身边有向导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裴书和白澄每次都会重新规划新路线,装备怎么改装的,需要做什么对应准备,祝宁不必操心过这些琐事儿。
祝宁没贸然行动,连个目标都没有,头盔有一定的望远镜功能,她打算先观望下附近有没有其他建筑物。
所谓的灯塔又在哪儿?刘瑜也曾来过极北之地吗?刘瑜和祝遥当初是从哪个出口回去的?
祝宁身边没人可以讨论,她还尝试着一只手放在地上,感受女巨人的尸体,但那种奇妙的连接消失了,外面不是她的地盘。
“北地有浮标。”裴书曾经说过。
人们理解的浮标大多数是在海上,雪地里也有是用来指路的,裴书没来得及说这玩意儿怎么辨别就死了。
祝宁只好盘着腿坐在洞口,用最笨的办法寻找。
林晓风跟她一样,俩人企图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找到什么东西,别说是人,找到一只鬼都行。
镜头放大扫视,必须中途停下来休息,不然脑子嗡嗡的,精神很容易错乱。
但这样简易的扫视也琢磨出了一点规律,明明到达地面起码也有几个小时了,光线没有丝毫变化,她也没辨别出太阳的方向。
这地方有太阳吗?如果没有靠什么东西照明的?
把北地换算到女巨人的身体,又该对应哪个部位?
祝宁看了一会儿闭上眼,打算等会儿再继续。
“祝宁!”林晓风叫她:“这这这儿!有东西!”
林晓风发现了什么,变得很兴奋,持续一个姿势不敢挪动,怕改变了就找不到了。
“哪儿呢?”祝宁挨着林晓风,快速挪过去,头盔内部是一块儿屏幕,没什么大变化,都是白雪,祝宁刚看到雪还有点兴奋,现在都快看吐了。
“这边,有个点,”林晓风摆正祝宁的姿势,用手指着那边,同时放大摄像头,“快看。”
林晓风生怕祝宁晚一秒就看不见了,祝宁调整摄像头,最开始还是一片白,这地方能用来当参照物的只有山脉,但山脉这东西看上去都差不多。
摄像头被风雪蒙了一层,雾蒙蒙的,祝宁伸出手擦了一把,林晓风轻轻掰着祝宁的脑袋,手动调试角度。
一阵风雪吹过,祝宁眼前骤然出现了一个点,那个点在镜头面前只有一粒米大小,淹没在白雪里,很容易就错过。
林晓风心也太细了,这都能找到。
祝宁还想再放大,但已经到极限了,问:“这什么?”
林晓风跟打全息投影游戏一样,精神高度集中,“不知道,是浮标吗?”
必须先了解这地方的基本构造才能找到墓地在哪儿,浮标上的刻痕会记录位置,祝宁打开指南针,那个点在北方,应该是去极北之地的必经之地,反正也躲不过。
林晓风问:“我们走吗?”
祝宁毫不迟疑,“走,但等风小点。”
林晓风挺高兴,起码祝宁的行动是准备要带上她,没有让她乖乖等着杀了普罗米修斯回来。
林晓风防护服的地图没坏,她标记了那个点,脑袋都不敢动,怕科技靠不住,更怕那个点消失。
北风不止,祝宁想等风雪变小的期待落空了,她抬头看了看天,天色还是没变化,冷光很均匀,这地儿真没太阳?
她不得不继续向前。
祝宁扣紧防护服头盔,她开路,林晓风背着背包跟在身后,沉重的背包让林晓风增加了负重。
祝宁用绳索把林晓风拴住,免得两人走丢,越往北走积雪越深,都到了祝宁的胸口,还好是祝宁开路,不然林晓风能被积雪给埋了,小姑娘已经只有一个头露在外面。
祝宁走了会儿喘口气,回头看了一眼已经看不见刚才栖息的山洞,那条路大概率是单向路,没法原路返回。
这次是真的告别了。
祝宁闷声开路,林晓风就负责在背后侦查,突然林晓风脚步停下,祝宁腰间跟她相连,林晓风说:“等等,它在动。”
祝宁皱了下眉,水里浮标会轻微移动,但雪地里的浮标会动吗?
她们到底在接近什么东西?
祝宁也看向那个方向,原本视野里的一个小点已经有了基础轮廓,就如林晓风所说那东西真的在移动。
移动速度不快,祝宁停下来观察,像是自然学者在观察生物。
小点越来越大,轮廓慢慢在雪地里凸显,那竟然是一张男人的脸。
男人的脸上覆盖着白雪,头发都被染白了,所以才能跟雪地融为一体。
祝宁皱着眉,不会天真地以为这是普通人类,八成是污染物。
果然,下一秒,他的脸毫无预料地从雪地里“抛起”,祝宁脑子里只能出现这个形容,不是人类抬头,而是脑袋像个皮球被一股力量牵引,远超人类的身高,起码抬高了两米。
人头后的庞然大物露出真面目,一头……猛犸象?
祝宁不太确定,对比普通大象来说体型更大,起码有十米长,两条长象牙,象鼻顶端是一颗人头,人类的脖子和大象鼻子相接,随着奔跑男人的头颅在微微晃动。
祝宁好半天才理解了这玩意儿的真实长相,人类跟猛犸象的结合体,之前祝宁所看到的人头被抛起,其实是猛犸象甩了甩鼻子?
它转动着人类的脖子,双眼炯炯有神盯着祝宁的摄像头,它看过来了。
不只是祝宁发现了它,它也发现了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