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第109章
化远三十八年, 冬。
十一月的天气,让京城内外的人冷得不想出门。
大片雪花落下,便是官署里, 也是冷冰冰的, 虽说屋内烧了炭火的, 但门稍微一动, 热气就跑出去了。
大家还笑,幸好他们史官院把之前的事都忙完了,而且都被派官,现在等着年后离开就好。
否则这么冷的天气还要办公,实在是太辛苦了。
正说着,一身雪花的纪元从外面回来。
属下们闲着, 纪元却是在给李首辅办事。
李首辅既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同样也是吏部尚书。
吏部最近多忙,大家都知道的。
到了年底,各地官员的考核, 京城官员的考核。
再加上官员们的升降, 以及今年的功绩突出, 全都要整理出来,送到皇上手边。
都说吏部是六部之最,但也是六部之累。
纪元作为李首辅的“名誉”学生,都帮忙整理教学资料了,被喊去吏部帮忙,也是再合适不过的。
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 很少有人知道。
那就是吏部右侍郎的侄子, 就是正荣县的聂县令。
因为这层关系,纪元在吏部更加如鱼得水。
所以整个史官院的人都懒洋洋的, 就他忙前忙后。
纪元还让左右典籍也歇着,算是私人的差事,不好让他们也跟着受累。
这般做派,也是让人佩服。
有人道:“纪元还真是有着用不完的精力。”
“那么冷的天,他在外面不觉得冻吗?”
“听说他从小家境贫寒,小时候连件厚衣服也没有,估计抗冻吧。”
“对了,一甲前三的外派定了吗。”
“好像定了。”
对方感叹:“全都是好地方。”
一甲第三的,也就是探花郎,直接去苏州。
谢志福,榜眼,去了扬州。
而纪元,传闻他直接去应天府!
看看人家,这官职一个比一个厉害,地方也一个比一个好。
不过没办法,谁让人家身份不同,要么能力不同。
纪元拿了东西,又去往阁臣处。
纪元身上的雪在进门的时候拍了拍,还是被来往的同僚看到,惊愕道:“外面的雪这样大?”
说罢,往外又看了看。
他们低头忙公务,竟然不知道外面是这种情况。
今年比去年好像还要冷。
李首辅也看着窗外,见纪元来了,微微点头:“最近辛苦你了。”
纪元倒也还好。
他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谁都没看到,纪元的手指颤抖,不是因为劳累,也不是因为辛苦。
而是正儿八经的兴奋。
他今天接触到吏部的文书,准确说是这几年的升迁文书。
纪元这会打起精神,一边给李首辅回话,另一边则飞速思考方才看到的东西。
李首辅见纪元说得清楚明白,开口道:“坐下休息一会吧,你也忙了许久。”
“派官的事确定了?”
纪元点头:“是,应天府很好。”
应天府确实不错,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很好。
以此为起点,算是非常不错了。
李首辅只是有点奇怪,之前一直都没定下,今天早上怎么成了。
不过纪元多番思量下,眼光着实可以。
没错,去应天府外派,是纪元自己选的。
他本就跟李首辅亲近,算半个学生。
给吏部帮忙的时候,关系也不错,外放的地方,自然好寻。
至于,为什么要去应天府。
纪元想起他看到的那人经历,不由得想笑。
纪元这边回了话,就到史官院坐着了。
既是休息,也是整理思绪。
王长东,京籍。
二十五的时候,也就是化远二十年时,考上秀才,之后屡试不中。
托了家里的关系在京城顺天府做了小吏,最后找到机会去了较为偏远,却有发展潜力的建孟府正荣县。
为何说有发展潜力?
当时朝中说,要在附近修运河,等修好之后,沿途一片,至少能发展起来。
便是建孟府也是依托运河起来的。
但消息没放出去,那边依旧是穷苦之地,所以一个秀才,也能被安排过去当县令。
这种情况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去了正荣县,接着便是出了那档子事。
罪责推脱干净之后,去做了从七品的给事中。
化远三十二年,正七品的民司官员。
从这之后,就是林大人他们没打听到的。
纪元终于在吏部看到升迁情况。
化远三十六年,王长东被调到应天府,直接去了油水多的户司。
并且还是户司代主事。
说是从六品的官职,实际掌握正六品的权力。
好个升迁之路,好个顺畅无比的升迁之路。
纪元握住自己的手指,眼神沉静而镇定。
他应该高兴的。
王长东。
户部代主事。
人在应天府。
他从有意去往吏部,趁着年底吏部升迁名单出来要查阅大量文书,便主动过去帮忙。
最近几年的文书并不难找。
知道对方在化远三十二年人在湖广司的民司,很快就查到后续的情况。
要说对方已经够小心了。
当年在正荣县。
先是自持身份,都人称王县令,真正知道他名字的人,要么被朝廷斩首,要么见势不对直接逃跑。
还有就是知道的,也不太敢说。
林大人也不在正荣县了,更不好查。
程教谕身为教职,也不怎么跟他们接触,费了一番功夫才知道那人的名字。
好在,如今都明白了。
户司可是个油水部门,自己迟早会找到对方的把柄。
十一月初三,天气越来越冷。
去年的天气已经足够不同的了。
今年好像更冷了。
纪元从官署离开,一路走回家中。
这次回来,只见里面灯火通明。
怎么了?
白和尚捏着信件,眼圈通红。
白和尚向来不会这般,他没事还劝大家莫要着急。
很有身为和尚的修养,在刑部的时候,甚至还能劝上司。
这般着急,纪元只见过一次。
当年青云寺差点出事那会。
可现在的样子,明显要着急得多。
难道是青云寺出事了?
纪元猜得果然没错。
“青云寺,青云寺被查封了。”
白和尚深吸口气:“说是建孟府不少寺庙出现问题,和尚强买田地,强行征收香火钱。”
“年前被举报之后,青云寺也顺道被查封。”
青云寺的白师兄赶紧给白和尚写信,具体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十天。
纪元看过信件,稍稍松口气:“只是查封,封了之后慢慢查。”
“你师兄他们,应该没做吧?”
白和尚先是摇头,后迟疑。
他不太清楚。
如果说按照之前的方法来“经营”青云寺,肯定没问题,还带着周围村民一起赚钱。
但要说他师兄有没有照办,那就不好说了。
信里让他想想办法。
他确实要想。
此事已经上报给刑部跟户部,就看两边的意见。
不过涉事的寺庙道观太多,一个个查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青云寺。
纪元道:“想来当时青云寺,也是学着其他寺庙的法子。”
“不过咱们又给了主意,你师兄是知道轻重的,多半没事。”
白和尚也这么觉得,可该担心还是担心。
接下来几天里,皇上确实为这事不满,让人下令严查此事。
侵占民田,诱骗村民烧香火钱,都是皇上不能容忍的。
而这时,让原本已经准备派官了的白和尚也被牵连。
他是儒僧,这事大家都知道。
刑部跟吏部,以及户部,再知道他就是涉事寺庙之一出来的,这个外派也被押后。
白和尚的变故让翰林院史官院一时人心惶惶。
要说草拟的外派下来,大致不会变动。
谁知道会出这样的意外?
可又说了,那本来就是草拟,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而且年底清查这类案件实属正常。
再者,如今只是说后面再讲,还未一锤定音,已经算厚待了。
往前去看,史官院不是还有往科的庶吉士,一直到今年才派官?
纪元他们在官署打听了情况,最后分析道:“青云寺那边问题应该不大,目前处于停业整顿,只要查清楚,还青云寺清白即可。”
“想来白和尚的外派,也要等到青云寺的事情查清楚之后。”
“你是庶吉士,朝中多半不会为难你。”
高老四也有些沉默,拍拍白和尚的肩膀。
董康给屋子里的炭火拨了拨,让大家暖和些,说了自己知道的事:“要说每年派官,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之前我跟家里抱怨,说怎么每次考试,每次做事之前都会有问题。”
“家里讲,一切顺利才是假象,他们做生意也是,无时无刻都要解决问题,这才是大家的工作。”
顺顺利利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一件件事摆平。
考秀才的时候,保书临时不合格,又或者买了不好用的笔,那都是天大的事。
考举人那会,背了四书五经,看了无数时文,临时又换了考试的时间,自然也觉得天大无比。
越往后,事情越多。
人的存在就是在解决问题。
董康一口气说了很多。
还用了不少滇州府的俗语,那里的人好像天生容易乐观。
这些话也是家里人宽慰他的。
纪元点头同意。
确实是这样。
但是再大的事也要过去,一定可以过去的。
白和尚念了几篇经,也已经让自己勉强冷静下来,最后无奈道:“看来这宅子,我要继续住下去了。”
他或许会跟往科的那两个庶吉士一样,都留在京城许久。
好在庶吉士里,也有七八个人不满意今年分派的官职,准备再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