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第113章

“终于到了。”

纪元, 小黄。

安大海,邬人豪。

三个人,一头牛从镇南城过来, 终于在化远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七踏入宁安州。

宁安州的地貌, 果然跟其他地方不同。

像镇南关, 还有山脉的天险。

但过了镇南关, 宁安州的地势平坦不止一倍。

当然了,这地的地势平坦,跟中原还是不同,只不过是山脉的起伏少了些。

远远看过去,还是青山绿水。

更远的地方,似乎传来山歌, 是当地更古早的语言,歌声嘹亮动人,游荡在山川河流之间。

这样空灵的歌声,几乎眼跟眼前的美景融为一体。

“都说过了镇南关, 便是不同的风景, 果然如此。”

“那是什么?”

半山腰好像有很多人?

纪元眺望远处, 笑道:“是梯田。”

梯田?

建孟府的地势平坦,虽然也有山脉,但跟这里比,跟小土堆区别不大。

那边田地自然是大片平整的土地,便是有人在山上种地,那也是实在没地方。

像眼前这样, 大面积在山腰的田地, 还是头一回见。

纪元忽然感觉,久远的知识似乎攻击了自己的大脑。

纪元道:“你们再往上看, 还能看到民居。”

民居?!

一眼看过去,果然是这样!

这宁安州果然不同!

按照中原,江浙,甚至两广,京地之人的看法。

田地该是平整的,就在地面上。

田地附近的房屋,彼此挨着,形成一个个村落。

这地方却不同。

所有的人随山而居。

山的最高处是山石,再往下承接储存了大部分的雨水,水流下来,形成森林。

森林是真正在山中偏上的位置。

再往下,便是人住的村寨,这里是真正的半山腰,当然了,这些山对比其他山脉会平缓些,更适合人居住。

山再往下,便是梯田了,本地人的智慧从春秋时期便开始。

既然没有平整的地面,那他们就在坡度稍缓的山坡开耕出一道道梯田。

不过春秋也好,再往后的古时候,人口压力并不大。

除了躲避战祸,税收,或者有人犯事之外,很少有人会主动选择这些地方。

而近百年迁居在此,那大部分原因就是人口越来越多,百姓们的生存空间较小。

所以这些梯田越来越繁荣。

邬人豪看的震撼,安大海更奇怪:“这,这他们种的是稻子?稻子要大量的水,他们怎么从山脚挑上去?这又要耗费多少人力?”

纪元指了指山上:“是从山上引下来的。”

“这里的雨季会降下大量的雨水,山承接了这一部分,如果弄不好便会产生洪涝。”

“可开耕的梯田,却能完美的把水引下来,既可以减少突发的洪灾,还能饮水灌溉。”

“这绝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纪元对此赞不绝口,同时也在好奇,本地的梯田发展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后世一样,形成系统的方法。

纪元三个人被震撼的模样,让前来迎接的本地官员看的直想笑,直接道:“你们内里来的,不知道我们这的情况很正常。”

说罢,对方看了一圈。

这,这谁是宁安州仓司主事?

领头的,个子虽然高,却是小白脸。

左右的,一个高大的让人直呼一句力士,另一个个子不高,看着其貌不扬,眼神甚至很憨厚。

关键是,这三个人年纪看着就不大啊。

纪元主动送上自己的身份契凭以及到任的文书。

那边邬人豪也递了自己的,他作为纪元的护卫,自然也有吏部的通行证。

安大海?

纪元直接道:“这是我的好友,擅长诊治牲畜,特别是牛羊类。”

牛羊类?!

牛!?

他们这才看到,他们三人后面的牛车。

拉车的牛格外健壮,看着很有灵气。

好啊,会给牛看病好啊。

他们腊蛮族人就喜欢牛!

等他们带纪元等人去了宁安州的主城,纪元他们发现,这附近确实有很多牛角做的图腾。

梯田建设的巧妙,但还是太累人了。

牛作为当地主要的劳动力,甚至比其他地方更胜一筹。

所以一路上回去,安大海竟然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原本他无官无职,不应该跟着去衙门的,但还是被请了去。

路上甚至已经约好,去给自家的牛瞧瞧。

安大海看看纪元,纪元自然不反对,这是真正的好事。

迎接纪元的小吏眼睛一转,不知道想到什么,开口道:“仓司主事,你暂且等一等,我们同知出去了,很快就回来。”

这事不算诓骗,宁安州没有最高长官知州,只有由当地人担任的同知。

同知,按理说应该是知州的下属,现在算是代理知州一职。

也就是说,这是他们这最大的长官,放在其他地方不会频繁往外面跑。

可谁宁安州的官员太少,作为本地人又最了解情况,很多事情都会亲力亲为。

同知确实不在衙门。

纪元他们安心等着即可。

小吏们端茶上来,便是纪元他们这些没见过什么好茶叶的,都觉得此地的茶叶清香扑鼻,实在好喝。

要说宁安州要比一般的州小很多。

下面也没有具体的县,基本都是村寨,这里的村寨自然不同其他,有的村寨甚至高达几万人,比得上一个小小县城了。

这也是此地特殊情况造成的。

毕竟并入天齐国也才几十年,很多行政单位并未明确划分。

可府衙的官职,却是一目了然的。

最大的是从四品的知州,下面为从五品的同知。

从六品的通判,从七品的推官,以及正九品的知事。

这算是本地最大的几个官。

然后便是户司,吏司,这种,除了各司主事为从六品的官员之外,手下皆为吏。

这样,都是正常的配置。

同样的配置放在经济条件好的州,位置自然被一抢而空。

到了这里,完全是另一回事。

真正在职的,同知,推官,还有个知事。

以及刑司,户司,这两个实在重要的位置。

其他部门,完全形同虚设。

要说位置是空着,但没人愿意过来啊。

都说宰相门前九品官。

这偏远如宁安州,六品官都没人愿意来。

条件艰苦,做什么事远处的皇上也不知道,升职加薪更是别提。

故而没人愿意过来。

纪元三言两语,把消息从小吏们的嘴里套出来。

而且他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所有人看向他们的时候,都带着不算善意的打量。

这份打量里,还透着一丝丝的委屈跟怨气。

纪元他们的相貌肤色,知道这基本都是当地人。

纪元又喝了口茶,等到茶快没味道了,终于回来的同知才跟他们说话。

同知喘口气,先问了小吏衙门的情况,又道:“今年的水要及时排出去,去年降水太多,容易形成洪涝。”

“不能再发生去年的事了。”

说罢又道:“你们说,来了个兽医?”

迎接的小吏看过去,纪元他们早就站起来,等同知说完话,他才行礼。

行礼过后,安大海主动道:“回大人,草民便是跟着纪大人来的兽医。”

说话间,纪元的资料已经被宁安州同知看完了,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最后道:“这样的人也往这边送!”

什么是这样的人?

纪元无论去哪,都是被人夸的,不仅夸,还很欢迎。

头一次被这样对待。

对方看着纪元,再看看纪元的履历,气简直不打一出来。

这简直是胡闹!

小吏倒是明白怎么回事,不过他们看到安大海,只得把心里的不满咽回去。

纪元看看他们,却是一定要问明白的。

万事开头难,这总要说明白发生了什么。

见纪元主动问,对方没好气道:“状元郎,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在这半年,还是一年?”

“还只等着磨时间,四年一到,调任去其他地方?”

啊?

纪元皱眉:“下官并未这样想的。”

同知根本不信,对小吏吩咐道:“安排他们休息吧,兽医也安排进来,吃住都有衙门来负责。”

如果技术够好,还会发薪水。

这点同知没说,却是大家的共识。

那个大高壮也有用。

就是年纪最小的小白脸,让他干什么好啊。

去教书?

同知撇撇嘴。

真不知道让他们这些天之骄子过来做什么。

纪元三人,再加上一个小黄。

大家都发现了。

纪元的地位,估计连小黄的都不如。

纪元他们被带到府衙附近的房屋里住,这都是官员的公屋,专门给官员们歇息的。

因为此地的职位空缺的多,他们三个人分到一处不错的院子。

这院子确实很好,跟衙门看起来是同一批修建的,不管建筑风格还是时间都差不多。

虽说已经修了四十多年,但这房子建的本来就好,维护的也不错,看起来颇具气势。

唯独不同的是,官署的房子跟当地其他房屋相比,完全是两个模样。

跟其他地方一样,官署所在的位置,基本在宁安城的中间。

以宁安城为中心,辐射一圈三十多个大小村寨。

便构成整个宁安州。

要说宁安州地方大吗?

其实是很多的,但是只有宁安北,也就是当年的腊北人住的地方有人聚集。

南边,特别是接近景国的地方,虽说有天齐国的界碑,可基本没人过去。

故而,整个宁安州实际控制的地方,也就一半。

整个宁安州一共三十七个村寨。

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

大村寨共计九个,人数都在一万五往上。

中型寨子二十个,人数在五千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