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父债子还 (2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此举,也算是为我天家积德吧……”
朱高煦已经预料到了日后的思想与现实碰撞,所以才会说积点德,希望后人念自己一点好,别把自己搞得绝嗣了。这听上去略有幼稚,但人就是这样,年纪越大,反而越相信什么因果报应。
“好了,你自己回你的紫禁城待着吧,你要对孔府下手,接下来有你忙的了。”
朱棣深知自己说服不了朱高煦,只能提醒他好好应对接下来的风波。
对此朱高煦颔首表示清楚,又瞥了一眼门外:“您这两个孙子,这次表现如何?”
“嗯……”朱棣捋了捋胡子,略微思考后给出答案:
“太年轻,就这次表现来说,瞻基比瞻壑稍微成熟些,瞻基能带几千人,假以时日指挥数万也不成问题。”
“至于瞻壑,成长倒是不错,当个千户官也绰绰有余,更进一步还得细看日后。”
“你这军校还是有用的,现在军中七成以上武将都是你那军校走出的人才,比我当年好多了。”
朱棣稍微遗憾的就是自己的班底不如朱高煦,亦或者说他不如朱高煦会带人。
朱高煦手下走出了孟章、王义、陈昶、徐晟、傅让、杨展、张纯、郑峻这一堆人。
反观自己,除了张玉、孟善、朱能可称大将外,其余的就只有张辅、孟瑛、李远、李彬能看了。
两者看上去数量差不多,但年纪差距可太大了。
这两年,燕府将领先后去世,能挑大梁的只有朱能、张辅、孟瑛他们几个。
反观渤海一派除了中立的陈亨以外,其余人各自活得好好的。
想到这里,朱棣又不免郁闷起来。
“既然如此,那儿臣就告退了。”
朱高煦作揖要走,不过临行前想到了什么,不免询问道:
“对了,少师在大明宫居住如何?”
朱高煦提起了姚广孝,朱棣闻言颔首:
“老和尚有些隐疾,不过你培养的那些医生倒不错,老和尚身体还算健朗。”
“不过以他的年纪,你就不用去叨扰他了。”
“他收了一个养子叫姚继,你若是不缺闲人吃饭,倒是可以安排个差事给他。”
朱棣交代起了姚广孝那边的事情,格外提醒朱高煦别去叨扰他,对此朱高煦颔首回应,末了回答:“安排去太常寺做事吧,不容易出错。”
“你自己看着办就行。”朱棣回应一声,朱高煦见状也作揖行礼,而后走出了养心殿内。
胯步离开时,朱高煦瞧见了站在殿门的王彦、朱瞻壑、朱瞻基几人。
朱高煦对他们颔首:“照顾好你爷爷。”
话音落下,他便在亦失哈的陪同下向外走去。
不多时,他回到了来时的马车上,坐在车里的他不免露出苦笑。
“陛下?”亦失哈好奇询问,朱高煦却摸了摸八字胡。
“有些可惜,姚广孝不能为我所用,但想想他年纪,估计也用不了几年,因此便只能苦笑了。”
朱高煦道出苦笑原因,亦失哈闻言颔首道:“少师学究天人,但终归谨慎过头了。”
姚广孝是一个合格的谋士,但他的出谋划策几乎都是为了朱棣。
对于朱高煦,他始终保持着戒心,因为在他看来,朱高煦并不像朱棣,反而更像朱元璋。
故此,在朱高煦辅佐朱棣的那么多年,这老和尚几乎没有过多出现,活生生在永乐朝活成了一个透明样。
这是他自保的手段,朱高煦也十分理解,但对于不能驱使姚广孝,他始终有些遗憾。
朱高煦没有继续与亦失哈讨论下去,而是将目光放到了车窗外。
不得不说大明宫选址极佳,在北直隶的禁伐令与积极募工,推广低价煤炭的情况下,随着北直隶绿化不断恢复,这地方也算是湖泽与天地一色,远方飞鸟如一行白鹭上青天,扶摇之上青天而去。
时间缓缓流逝,不多时朱高煦便乘车回到了紫禁城。
不过在他刚刚走进武英殿不久,便有班值太监拦住了亦失哈,在他身旁小声说了一些事情。
亦失哈听后走上前来,恭敬作揖道:“陛下,昆仑洲民营淘金区的杨善人,朝鲜及日本、南洋诸国在研制火枪,您看……”
“倒是不笨。”得到消息,朱高煦轻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只要日本这些国家不是傻子,那在见识了大明的武备后,自然会学习大明来研制火器。
不过火器的研制并不容易,这些国家的冶金技术连洪武年间的大明都比不上,更不用说来碰瓷洪熙年间的大明了。
大明之所以可以把大锅的出口价格卖出天价,说到底就是许多国家根本生产不了这么大的锅,也无法生产铸铁锅,不得不花高价从大明购买。
冶铁技术的进步代表铁制品的价格低廉,铁制品价格低廉就容易推广,因此单从民生就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冶铁技术如何。
凡是冶金技术厉害的国家,其国百姓起码都会利用铁锅来制作美食。
西方在冶铁上走了好几千年的弯路,直到高炉的发明才搞懂究竟怎么冶铁,这直接导致了欧洲人和中东人不会炒菜,因为炒菜需要海量且廉价的铁锅。
日本和朝鲜等国虽然比现在的欧洲冶铁技术要先进,但想要以现在的技术来碰大明的冶铁技术还是太早了。
朝鲜花费了上百年时间才从大明得到了稍微先进的冶铁技术,日本则是在壬辰倭乱中才从掠走的朝鲜工匠手中得到了较为先进的冶铁技术。
即便他们现在不断在大明偷学,可就民间的技术而言,他们能制作个火绳枪已经十分不得了了。
至于火炮,那就不是民间能掌握的技术了。
等他们研究明白铸铁炮技术的时候,大明朝恐怕已经在向线膛炮稳步前进了。
“划线之后,这些国家的冲突怎么样?”
朱高煦一边处理奏疏,一边询问昆仑洲的情况。
“根据杨善人和西厂的消息,划线之后他们倒是老实了不少,但小摩擦依旧不断。”
“另外杨善人也说了一些民间商帮的消息……”亦失哈隐晦看了一眼朱高煦。
朱高煦注意到他的举动,当即停下朱笔等他开口。
见状,亦失哈这才说道:“民营商帮与海军勾搭上了,时常会以贿赂的手段,让海军帮忙抓捕一些土人……”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把这事情告诉杨展,让他派人去走一趟。”
朱高煦打断了亦失哈的话,将自己的敕令传达后,同时也继续道:
“如果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那该换人换人,好教他们清楚,海军远洋的高额军饷可不是这么拿的。”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转身便下去操办此事去了。
在他走后不久,朱高煦渐渐处理奏疏入神,等他回过神来时,却已经是黄昏了。
起身摆驾回乾清宫的他在抵达乾清宫后,便见到郭琰带着已经身为贵妃的张奉仪、朱瞻圻在宫门迎接他。
“说吧,遇到什么事情了?”
见郭琰和张贵妃一起出现,朱高煦便知道他们是为了朱瞻圻的事情而来。
见状,郭琰眼神示意朱瞻圻上前自己解释,十三岁的朱瞻圻只能上前作揖道:
“爹,儿臣觉得在中学学着没什么意思,想直接去南京的军校就读。”
朱瞻圻虽然只有十三岁,但依旧继承了朱高煦的基因,身高五尺四寸(173cm),看上去与一些十五六的少年人差不多。
只是对他的想法,朱高煦上前搂着他的肩膀往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中学的知识看着没什么意思,但日后你就藩地方,其中许多知识你都能用得上。”
“军校的事情不急于一时,稍许你大哥回来,你与他沟通沟通就知道中学的知识有没有用了。”
朱瞻圻还是比较听话的,见朱高煦这么说,他即便再不耐烦,也只能点头应下。
张贵妃见状松了一口气,郭琰也笑着上前说道:
“稍许我让你大哥陪你说说,他这次北征虽然没遇到多少敌人,但也有一些心得。”
“况且你若是也喜欢打仗,那也应该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治理好地方,才能更好的打仗。”
郭琰没有立马教育朱瞻圻,而是等到朱高煦回来,借助朱高煦开头才紧跟教育。
如此一来,朱瞻圻倒也能听进去一些。
一家人入座,朱高煦在饭桌上吃着饭,时不时抬头看看朱瞻圻,略微唏嘘。
忙于政务的他,疏于亲子关系,尽管他很少把威严带到后宫,但朱瞻圻他们依旧惧怕自己,正如老头子惧怕自家爷爷一样。
“陛下,圻哥儿年纪也大了,一直居住后宫不太方便,不知……”
张贵妃鲜少开口,如今开口却居然是想让朱瞻圻出去住。
朱高煦听后摇头道:“我本就政务繁忙,与他们聚少离多,若是为了避嫌赶他们出宫,那关系必然更为平淡。”
“外廷那么多屋舍,难不成还容不下他几处院子吗?”
话音落下,朱高煦便让赶来的亦失哈将柔仪殿改为亲王府,又制定了亲王十六岁方能出宫,小学、中学、军学毕业方可就藩的相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