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捷报沿着河西快速朝内地送去。

胜利的声音在各镇传开。

五月一日一大早,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进入北京,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

早上八点的时候,这份捷报就放在了皇帝的桌案上。

老实说,崇祯从未担心过敦煌的问题。

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遇到阶段性的挫折都太正常不过了。

即便敦煌暂时沦陷了,只要他强行摁住朝堂上的反对声,西部战区也能在冰雪消融后,将敦煌重新拿回来。

只要他能把控住大方向,控制住全局,以目前大明朝的赫赫武功,要拿回敦煌,不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吗?

只是,这场风雪,的确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被孤立的敦煌城,死守数月之久,那里的守备军一定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

他立刻给洪承畴写一封信,让洪承畴亲自走一趟敦煌,去慰问敦煌城。

与此同时,着军委会派特使前往,安抚军心。

再让军委会立刻筹备后续安抚之事。

还给礼部下了一道指令,《大明日报》通报歌颂敦煌之战。

最后,让工部协助西部战区,在敦煌为战死的士兵修建一座纪念碑。

崇祯将这份捷报放下,诸位御前大臣在下面。

他说道:“苏里唐发兵十万侵犯我大明,此仇朕记下来了,你们也都要记着,等朕收拾完辽北,朝廷王师西出玉门关,朕定要灭了叶尔羌!”

诸位大臣不说话。

事实上,这一次是真的有惊无险,一大批人已经想着必须劝皇帝从敦煌撤回来了。

这些人会因为现在曹文诏解了敦煌之围就闭嘴吗?

当然不会。

人的屁股一旦坐下,是很难轻易站起来的。

他们会先自我说服,让自己继续相信屯兵敦煌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然后再开始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别人。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难道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当然不是。

政治的背后都是利益。

政治博弈说到底也是在赌博。

例如朝廷在敦煌屯兵,刚开始大家都没说什么,在节节胜利的时候,全部高呼皇帝圣明。

但遇到了一丢丢挫折,就有投机分子意识到机会来了。

等等,为啥这个时候投机分子们认为机会来了?

难道他们反对皇帝,还认为这是机会?

这个逻辑不通啊!

不不不,他们不是为了反对皇帝。

例如敦煌被围,战事吃紧,随时有兵败可能。

那这个时候就得找人出来背锅吧,就得有人未敦煌屯兵一事负责吧?

总不能皇帝负责,那就得找背锅侠。

他们认为这个时候皇帝心里其实也是想找背锅侠的,所以站出来反对敦煌屯兵,不是在反对皇帝,是在帮皇帝找背锅侠,给皇帝颜面下。

这些都是政治游戏里的潜规则。

而御前大臣们不会就此事表态,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不会轻易先说话。

要说话也是下面的人说,最后皇帝才问他们意见。

这是常规套路。

不信?

即便捷报送来了,此时许多官员也在奋笔疾书写弹劾信。

弹劾谁?

还能有谁?

现在军委会谁是元帅,就弹劾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