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第109章 飞机军舰都不要,你还是卖辣条吧(1w)

作为丑国海军的第二型无畏舰,特拉华级身上存在着许多新设计。

在武备方面,与上一型南卡罗来纳级相比,特拉华级在舰体后部增加了一座双联装主炮塔,型号仍旧是45倍径12英寸MK5,弹重395千克,发射药量141千克,炮口初速831米/秒,射速2-3发/分钟,全部五座主炮塔均沿舰体中轴线布置,前二后三;

特拉华级的炮塔单座重达444吨,后部三座主炮塔,其中两座背靠背布置,靠近烟囱的那座位置更高一些。

副炮则由原本的3英寸炮升级为了14门新型50倍径5英寸MK5/6,与当时欧洲常用的6—7英寸副炮相比,5英寸炮的威力稍逊但射速快很多,更适合执行反鱼雷艇任务,可使用50磅轻型穿甲弹与高爆弹以及60磅的重型穿甲弹。

使用50磅弹药时炮口初速913米/秒,使用60磅弹药的炮口初速则为823米/秒,射速为6-8发/分钟。

特拉华级的部分副炮炮位设置过于靠下,极易被海水侵入受潮,因此受到了批评。

两座21英寸Mark 3 Mod 1型水下鱼雷发射管依旧存在,装药量95千克TNT,鱼雷27节速度下射程8230米。

虽然鱼雷有着对战舰一发入魂的强大威力,但水下鱼雷发射管却对战舰自身有着巨大的威胁,它们所处的区域是战舰薄弱点,一旦受创立刻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也就在几年前,特拉华级还加装了两座50倍径3英寸MK11高炮,85度射角时最大射高9266米。

防护方面,主装甲带厚度为9-11英寸,主炮塔正面有12英寸,主炮塔底座为4-10英寸,指挥塔11.5英寸甲板则只有1.5-2英寸。

两艘特拉华级采用了不同的动力系统,首舰特拉华仍旧采用传统的三胀式蒸汽机,二号舰北达科他号安装了新型国产寇蒂斯涡轮机。

但新产品却并不怎么靠谱,输出功率比设计指标缩短了25%,让北达科他号开始只能达到16节的航速,反而是特拉华号成功进行了24小时全速航行测试,显示出传统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基本性能(特拉华号)

舰员编制:933

标准排水量:吨

满载排水量:吨

舰艇尺寸:158.12m×25.98m×8.56m

动力系统:14座锅炉,2台蒸汽机,输出功率马力,双轴

续航力:6560海里/10节

最大航速:21节

武备

10门45倍径305毫米主炮。

14门50倍径127毫米副炮。

2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两艘特拉华级服役后均加入了大西洋舰队,并在之后不久前往欧洲进行访问,1914年参加了对维拉克鲁兹的入侵。

一站爆发后,两舰仍在大西洋舰队服役,但北达科他号由于拉胯的动力系统长期留在丑国本土几乎没有离开沿海水域。

而史密斯正想把北达科他号卖给朱传仁,至于朱传仁卖给谁,他管不着。

1917年4月丑国参战时,特拉华号正在东海岸进行训练,之后加入了部署在欧洲的丑国海军第九战列舰队,由海军少将休·罗德曼指挥。

随后,她于12月7日被分配到第6战列舰中队,最终于1918年7月返回丑国。

战后,特拉华号在1922年进行了两次巡航,即将返回波士顿海军造船厂退役并解除武装。

该说不说,就特拉华级这个拉胯的动力系统,真要是在海战中出现问题,那绝对是致命的,相当于一个男人看起来雄风威武,但关键时候立不起来,那有个O用?

但朱传仁心动的点不是在于这艘战舰,而是事件本身。

史密斯透露的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丑国即将拆除的钢铁巨兽都将为他打开一条新的财路。

就算华夏这边没人买,他完全可以买到其它国家。

这年头全球都在搞军备竞赛,对于那些缺少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小国家来说,一艘两万吨级的战列舰绝对是大杀器。

他们研发不出来,也造不出来,如果能用较少的价钱买下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亲爱的朱,那真的是一艘海上怪兽,也许我现在说你感觉不出来,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感受到机械带来的震撼!”

朱传仁笑了笑:

“史密斯,也许有一天你不卖军火了,可以考虑当一名主持人,你的口才非常帮。”

“哈哈,为什么不呢?可以当做一个备选~”

顿了下,史密斯忙问道:

“等等,亲爱的朱,以我对伱的了解,当你开始玩笑的时候,说明你对这个生意不敢兴趣。”

“不得不说,史密斯,你对我的了解甚至比我家人还深。”

“oh no,为什么?这明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史密斯抱头不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是特拉华号,也许我还能多点兴趣,但要是”

“他们是同一级别~”史密斯抢先回答~

“但动力系统不一样~”

“这个.”史密斯汗颜,不知道朱传仁是从哪知道这个消息的。

“呵呵,放心,我不会怪你坑我,商人嘛,就是凡事都能商量的人。”

“感谢理解,不过这艘战舰你真的不要?”

朱传仁没有着急回答,他也挺纠结的,一方面,买一艘战舰的钱足够买下两艘货轮了,关键这是一艘诞生于10年前的老舰,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其它方面都跟不上时代主流。

他要是想通过这艘舰赚钱,就必须得卖给有需要的国家。

什么国家会需要一艘十年前的战舰呢?能买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又肯定买不起。

而另一方面,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如果能通过这艘军舰打开销路,他手里就又多了一条赚钱的线路。

怎么抉择呢?

“让我想想吧,史密斯!”

“当然,毕竟是几百万美元的生意,你肯定要多想想~”史密斯能怎么说,钱在人家手里,肯定人家说了算啊。

送走了史密斯,许大力不禁问:

“三少爷,我觉得这买卖可以做啊,您为什么没答应?”

“说说理由,你为什么觉得可以做?”朱传仁也在培养许大力独当一面的能力。

“那可是军舰啊,我听那个史密斯说,那艘军舰超过2万吨,多大啊,肯定有的是人想买,尤其是那些军阀!”许大力看似天真的说道。

“除此之外呢?”

“额~那我就不知道了。”许大力挠挠头说。

“军舰这种杀气,买容易,养起来可就难了,每个月的养护费用堪比养一个团的士兵。”

“这么多?”许大力吓了一跳。

“那你以为呢?”

“那还真没几个人能养得起。”

朱传仁若有所思的说:

“也不代表不能卖,但卖给谁我得琢磨琢磨。”

或者说,一站打下来,哪个国家还有钱,这是个问题。

另外,一艘军舰的买卖,从来不只是钱换物,还涉及到各国之间的关系。

如果隔壁国家觉得你这艘军舰会对自己国家有影响,一定会提出抗议,当然,抗议成功与否是另一回事。

但作为卖家,这件事不得不考虑,人家可能拿买家没办法,但拿捏你一个小小的军火贩子,简直不要太轻松。

不过利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如果是一艘科罗拉多级,朱传仁就算拼着掉头的危险也得接手,因为这一艘战舰足够让他赚上百万美元的利润。

现在的100万和后世的1个亿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科罗拉多级值钱,而特拉华级不值钱,这就要说到科罗拉多级的建造背景了。

残酷的一站刚刚结束,而世界却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

为了各自的利益,世界各军事强国开展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而作为当时海战的主力舰艇,战列舰当然是军备竞赛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使自己的战列舰更强,各国都开始了16英寸主炮的研制工作。

而丑军在这场竞赛中也不甘落后,他们于1919至1921年计划建造10艘战列舰。

其中4艘属于科罗拉多级,6艘属于南达科他级。

这10艘战列舰都将装备新研制的16英寸重炮。

由于这场军备竞赛过于疯狂,各国的经济事实上无法支撑他们这样折腾。

很快,他们便意识到了这样竞争下去只会毁掉各自的国家。

于是他们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来限制各国海军的发展。

在条约中,美军10艘的庞大造舰计划被大幅度削减:6艘南达科他级全部取消建造,而4艘科罗拉多级也仅仅只能保留1艘。

但由于霓虹强烈要求保留长门级即将完工的陆奥号,作为交换,同意丑国保留原定销毁的2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英国建造两艘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的纳尔逊级战列舰。

于是最终,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丑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被允许保存了下来。

他们分别是:科罗拉多号、西弗吉尼亚号、马里兰号。

他们与霓虹的长门号、陆奥号,英国的纳尔逊号、罗德尼号被统称为Big7,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设计延续了先前几级的风格,基本形状和前两级相同,只是火力和防御不同。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采用了飞剪型舰艏(大西洋舰艏),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舰只“埋首”的问题,提高舰只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况下纵向稳定性。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装备有8门16英寸炮,他们被安装在4座双联装炮塔内。

四座主炮塔全部沿舰体纵向中轴线布置,在舰体前后呈背负式,这也是美军战列舰的传统布局方式。

能够发挥舷侧齐射火力,保证主炮向前后方向拥有良好的射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副炮方面,科罗拉多级采用了1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副炮,他们被布置在舰体中部艏楼甲板两舷侧。

其实这种布局方式并不适用发挥副炮的火力。

另外,他还安装了高射炮32门,20毫米高炮60门。

科罗拉多级舰体中部设有两具烟囱,前后各有一具笼式主桅杆,前部的设在艏楼上,后部的单独布置。

(后来笼式主桅被拆除)舰艉设有一部吊车,用于回收两架水上飞机。

科罗拉多级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

由于此时丑军并不怎么重视航速,因此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航速仅仅有21节,是Big7中最慢的一级战列舰。

满载燃油4570吨,续航能力非常强,可达到海里/10节,9700海里/18节。

虽然听起来航速还没有特拉华级快,但吨位在那摆着呢,火力也很强大,两艘船不可同日而语。

在装甲防护方面,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侧舷主装甲带最大厚度343毫米,水密隔舱343毫米。

炮塔正面装甲是最厚的,达457毫米。

侧面及后方厚229至254毫米,司令塔装甲406毫米。

这才是真正的超级无畏舰,走的就是大炮轰鸣的路线,想想,要是没有航母的出现,大海里有什么能跟这样的钢铁巨兽相抗衡?

作为丑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当然不可能卖了,所以他也没问,问了相当于自取其辱。

不过第二天一早,他还没琢磨明白要不要买下战列舰的时候,史密斯又上门了。

这会他可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了一本相簿,打开来后,全是飞机照片。

“史密斯,这是什么意思?”

“嘿嘿,亲爱的朱,作为一名优秀的军火商人,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我决定向你推荐一款全新的商品!”

“飞机?”

“是的,我亲爱的朱,你可能还不了解飞机在战场上的作用,你认为战列舰是无敌的吗?不!战列舰也有克星,就是飞机!”

朱传仁哭笑不得,这个史密斯还真会见缝插针。

不过论起对飞机的了解,八个史密斯加一块也不如他一个人。

事实上,飞机从一开始介入战场,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在攻击环节上,更多的是作为“军队之眼“的能力。

法国人早在拿破仑战争和后来的普法战争中,就已经开始使用气球进行侦察,因此后来采用飞机空中侦察也算得上是他们很熟悉的一种战术了。

在战争中,飞机首次重大贡献可以说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英国和法国的侦察机发现了德军战线的一个缺口,英国和法国向这个缺口发起攻击,并得以分割德军,借此将其击退。

所以飞机刚开始在一战中扮演的就是“侦察兵”的角色。

在一站中,大多都采用堑壕战的战术方式,为了可以确定敌人的行动和位置,飞机会在战场上空飞行,用拍照技术手段来为自己的军队输送情报。

因此飞机的首次使用是为了侦察,飞机也就这样成为了收集敌方战壕内信息的唯一手段。

但这会的信息全靠肉眼识别,所以经常也会闹笑话,误报军情。

当时,战斗都在各个战壕的泥泞中进行。

虽然飞行员可以飞越敌人防线,带回关于敌人的阵地位置、弹药位置等情报,但因为毕竟在天空之中,从上往下看,所有的士兵都好似在泥巴地里打滚。

因此会导致有一些飞行员会没看清报告了错误的情报。

有一次一个德国飞行员甚至报告说,一支英国部队正乱糟糟地跑来跑去,而且是一种极度恐慌的感觉,但其实英国的这支部队,他们正在踢足球。

因此,在一站中,地面上的军官有时候并不愿意相信飞行员的观察,地面上的军官觉得,飞行员可能会夸大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随着战壕系统的发展和复杂程度的提高,飞行员越来越难以准确记录地面上发生的情况。

不久之后,一些英国观察员认为,用他们的相机拍摄敌方战线会更容易、更准确。

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各国的空中观察家抓住了,并加以模仿。

于是在1915年年初,正式的航空摄影被引入。

最早的照片是用手拍的,但使用附在飞机上的照相机,空中侦察效果最好。

侦察机上有两个人,一个飞行员和一个空中观察员。

德国人和英国人每天至少对整个前线拍摄两次。

战后,英国估计它的飞行人员在战争的四年中拍摄了50万张照片,而德国计算出,如果你把它们拍下来的所有航拍照片并排摆放,它们将覆盖,德国六倍大小的区域。

到战争结束时,照相机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4572米处拍摄的照片甚至可以看到泥土中的脚印。

空中侦察是一项危险的工作。

拍摄敌方阵地的照片要求飞行员笔直平飞,以便观察者可以拍摄一系列重叠的图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使得他们很容易成为目标,因此也有很多军人为此牺牲。

除了观察敌军的情况,地面部队还发现了飞机的其他用途。

炮兵部队无法看到自己是否击中目标,因此在目标上空盘旋的飞机可以发送信号,帮助部队调整瞄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