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调研 (2 / 2)
凤鸣书屋mfshuwu.com
乡镇领导,最怕那种从上面大城市下来镀金的,对农活一窍不通,然后又喜欢瞎逼逼乱指挥,结果一团糟。
以前有笑话说,有领导把麦子认成是韭菜,其实这真不是笑话,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自从现任中央领导上台以后,就开始重视从基层起来的干部。
从基层起来的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多少知晓一点农民疾苦,在制定政策,指导下级工作的时候,能够言之有物,不会瞎指挥,不然劳民伤财是小事,导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才是大事。
接下来王书记又和老杨头聊了一会儿,待其一支烟抽完,老杨头就再次忙活起来。
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又在附近转悠了一会儿,摸摸稻穗,看看稻田的干湿度。
谢成云将一切都记在心里。
他心里明白,回去之后,调研报告大致跑不掉,应该是他来起草了。作为党政办的一员,写报告本来就是职责之一,尤其这次还陪同书记一起下村调研,除了他谢成云来操刀,舍他其谁。
太阳已经高悬,喷薄出刺目的白光,已经开始热起来了。
整个上午,在王书记的带领下,粗略将整个村子从头到尾的跑了一遍,临到中午,大家才回到村委会。
虽然今天是第一次接触,这位王书记给谢成云的印象还不错,比较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能倾听普通老百姓的声音。
在杨书记和杨村长的热情挽留下,王书记终于答应在会后留下来吃午饭,再返回镇里。
于是村委会连忙安排厨师准备午餐。材料那些早就是预备好了的,炖菜这些早就上灶,差不多了。
即使万一领导们不吃饭就离去,村委会还有一帮子人,也不会浪费不是。
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当然,王书记也再三强调,一定不能超标。
村委会会议室,王书记对上午的调研进行总结,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村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切实为老百姓服务,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现在正是水稻成熟期,农田干了,村里是不是能想法抽调抽水机,帮助村民从各个水塘、水库里调水,......,很快就到收割的时候,很多家庭劳动力不足,村里是否能组织村民,帮助那些家里没有骨干劳动力的家庭收割呢?我看这些事情,村委会要提前筹划,切实担起责来。”坐在主席台正中,王书记慷慨陈词。
“我们的一些干部,每天都把自己当成了官老爷,和基层完全脱节了,更不要说深入家家户户,切实解决村民的困难,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致富。我看这个情况,在整个镇里都很突出,下一步镇里将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服务,尸位素餐者将予以追责,不换思想就换人!”
谢成云坐在主席台下面,将王书记的讲话一句一句的记了下来。
幸好在上学的时候,喜欢历史和文学,功底不错,只是这个书法太过潦草。前世的时候,倒是无所谓,但现在政府里面混,很多领导对书法很看重,看来接下来要好好的锻炼一下才行。
心里一边寻思着,一边听着领导的讲话。
接下来,村支部书记和村长相继表态,一定深入贯彻王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到位,洋洋洒洒的讲了一通。
其实对于两位村里的领导讲话,谢成云是八辈子不相信的。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对这两位,谢成云和家里的父母太过了解了,知根知底,敬谢不敏。他们的讲话,听听就好,千万不要当真。
接下来就是午餐。
虽然王书记一再强调不能超标,仍然满满的摆了一大桌,菜品确实是四菜一汤,但都是一大盆一大盆的,土鸡土鸭、山里的野货,也算是丰盛。
对此,王书记也无可奈何。
基层就是这样。
幸好,在王书记的坚持下,中午没有喝酒,否则,不知道又要灌醉几个。
谢成云可是知道,在乡镇基层,这些领导干部的酒量可是非常厉害的,每个人至少在一斤以上的量。
幸好老家这里的风气还好,没有传说之中的北方农村那么离谱。
随后,一行人返回了镇里。
接下来的两天,还是原班人马,继续调研了故国村、青龙村,这才结束了本次的调研之旅。
果不其然,一结束调研工作,刚刚从青龙村返回镇政府,王峰主任就吩咐谢成云起草这三天对三个村的调研报告,并且强调,一定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敷衍了事,切实将王书记的这次调研总结好,要求明天中午交给他看。
返回办公室之后,谢成云就开始忙活起来。
幸好他的电脑功底确实不错,打字速度也快,前几天看材料也有不少心得,结合今天上午的调研,写起来非常顺手。
噼里啪啦,仅仅花了一个小时,一篇将近五千字的调研报告就新鲜出炉了。
‘要是在十年后,网络发达,在网上随便一扒,一篇花团锦簇的报告就出来了,那才是方便,尤其是二十年后,AI出来之后,更是不能太简单。’
虽然草稿出来了,但不能就这么交上去,至少下午还得修改两遍,明天早上上班之后,再交给王主任审查就行了。
太快了也不好,领导会觉得没有用心,敷衍了事。
太慢了更不行,领导会觉得下属没有本事,尸位素餐。
一切必须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