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从前他是将军,现在是皇帝,反而没有从前自由了,李世民碎碎念。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英雄也有暮年的时候,这个朝代也迎来了它的垂暮之年。

公元1628年,朱由检登基,为崇祯帝。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曾六次下达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帝王中下罪己诏次数最多的皇帝。

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攻克中都凤阳,焚毁了朱明王朝的皇陵。当时已经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

崇祯十年,全国灾害不断,中原大地经历前所未有的大旱、赤地千里。

崇祯十五年,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关外输掉了松锦大战,大明的九边精锐被歼灭。李自成三围开封,黄河堤溃开封被淹,几十万百姓受灾。清军发动第五次入塞劫掠。

崇祯十六年,瘟疫蔓延到京师。

崇祯十七年,在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帝下达第五次罪己诏,希望天下臣民共赴国难。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和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缢。下达了最后一次罪己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临死之前,为了不重蹈大宋“靖康之耻”的覆辙,拔剑杀掉了嫔妃公主,,周皇后自尽,那一天宫墙内都是难以遏制的铁锈味,他咬破手指写下遗诏,最终在神武门外的煤山上自缢。

南宋灭亡时,有十万百姓跳海明志;大明被破后,皇帝自缢,随行的太监王承恩毫不犹豫的自杀,宫内的一群宫女目光决然,也慷慨赴死,跳河自尽。

自此,明朝灭亡。】

各朝历代看着最后那悲壮的一幕,不由得心生敬佩。

即便他作为皇帝在位如何,但最后终有那不输于一国之君的骨气,和担忧百姓的悲悯。

亡国之君,虽饱受非议,但不得不说,大明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棣看着那后世子孙的遗言,不禁有些感慨,好啊,都是我大明的好皇帝。一代帝皇,即使最后国破也没有像大宋那样窝囊。

大明的皇帝、朝臣、百姓都在天幕评论区留下:

大明威武!

日月江山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大明万岁!

等等字样,这一刻是大明的专属舞台。

皇帝聊天群

大秦祖龙:不愧是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彩!

汉武帝刘彻:善!有这样的王朝在前想必后面不好过吧?是吧?大清[狗头]

朱棣:那是当然!我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那鞑子如何及得上,看看后世人被欺负的多惨,说不定就是他们自己搞的!

大清乾隆:……

朱棣这话一出来,再多的煽情时刻也没了,是是是,非得提你们的口号是吧!

而评论区的话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后世对这个朝代的喜爱。

『大明啊,五龙同朝,缔造了一个盛世大明。只是,后面可惜了…』

『大宋感觉祖坟有问题,出不了几个好皇帝;大明感觉基因有问题,出不了长寿的皇帝[笑哭][笑哭]』

『朱棣,一个有封狼居胥荣誉的皇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朱棣把他们打怕了,朱瞻基把他们打服了,朱祁镇把他们打笑了』

『众所周知,大明朝皇帝副业多,而朱祁镇是个例外。』

『文字记录不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有节气的王朝值得万民敬仰!』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

大明

朱棣盯着朱瞻基,他要是敢让这朱祁镇出生,他就不是他的好大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瞻基此刻是欲哭无泪啊,这没出生的儿子让他挨了多少打了。向来是爹坑儿子的,怎么到他这就成了儿子坑爹了,还是个未出世的儿子!出气都不知道在哪出,让他有苦说不出。

看着天幕如此提及朱祁镇,朱祁钰想着,那干脆就别再出现了吧,想着太后和朝臣想提及的事,朱祁钰嘴角薄凉,想让他出来,那不知先祖和百姓是否答应!

汉朝的朝堂上,刘彻看着底下的大臣,问道:“这大明亡国之君都有如此气魄,我大汉有良将且无灾祸,如何打不得匈奴!”

大臣们议论纷纷,要知道,他们本就觉得陛下强兵黩武,年年征战是国库难以弥补啊。曾经有过和亲之事来缓解征战,但现在让他们提出无疑不是打自己的脸。

人家明朝皇帝宁愿吊死,将妃嫔公主们砍死,也不让敌军沾染,都不求和,不纳贡,这…让他们怎么说。

但之前的休养生息是他们觉得最稳妥的,他们汉朝之前就是这样的策略,却又想起了汉末的晋朝之乱,人都当粮食吃了,也无法说出不打的话来。

虽然天幕透露的方向还很远,但谁能想要自己的后世子孙被外族人烹杀分尸,立即转变态度,坚定表态,打,还要狠狠地打,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再犯中原大地。

这会,一个个义愤填膺,要狠狠的打,并在有人提议自己家中可变卖货品充当军费后,一哄而上。

纷纷上奏捐钱、捐粮,隐隐还有攀比之势。

笑话,丢钱可以,丢人?绝对不行!

刘彻也没想到这波人被刺激了还有如此收获,看着一个个官员,像极了在看一堆堆发光的银子!

桑弘羊也没想到自己平日里哭穷的同僚现在一个个像大财主附身似得,泼天的财富降临,还有点不真实。看着远处陛下的眼色,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