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在坲山待了七天之后,项南一行人返回澳门。

随行的,还有在坲山招募的一百多工人。

刚好,项南的仁济药厂因为订单太多,正好要扩大规模,所以就刚好便利这些人。

回到澳门之后,项南和周清泉各出一万银元,收购了大块地皮兴建新厂房,扩大生产规模。

而且,此次扩大生产规模,不只是厂房要扩大,连带生产技术也要升级。

之前还是人洗药、泡药、碾药、炒药,现在则预备引入多台机器。这样一来,很多工序都由机器负责,生产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周清泉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抗战胜利了,接下来,国家一定会蓬勃发展,老百姓也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所以他们要多生产药物,治疗更多的伤病,来为国家做贡献。

不过项南却知道,接下来,还会有解放战争,离着和平还有很远。

……

三个月后,新厂开工生产。

与此同时,国共内战开始打响。

眼见战乱又起,民众心中都不禁蒙上一层阴霾。

项南却认为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这个国家,再由国党统治,绝对是死路一条。所以内战打得好,它们理应被推翻。

而且项南知道,内战打响之后,资本为了躲避战乱,一定会从内地撤离。而一河之隔的澳门、香江自然就是最佳落脚点。

因此他和周清泉商议,一起在香江投资盖楼。到时候,一定不会少了租客。

周清泉对项南的洞察力,早已佩服之极。

三五年,东洋人还未全面侵华,他就看出坲山会沦陷,所以劝自己搬家。

当时搬家时两个选择,一个香江,一个澳门,项南力劝他选择澳门。果然香江四一年被东洋入侵。

三年零八个月的占领期,香江人口由一百六十万锐减到六十万。死得死,伤得伤,逃得逃,出了一幕幕人间惨剧。

相反,澳门作为唯一的中立区,却免于日军侵袭。他们也得以幸免于难。

而且,项南提前储备大量食物,也使得他们在战争期间,依然能够吃饱饭,吃好饭,没有忍饥挨饿。

从这一点来说,项南称得上洞察先机,算无遗策。

也正因此,周清泉对他所说的,投资香江地产的计划,非常支持。

当下,两人各出了三十万港币,准备到香江买地盖楼。

抗战期间,虽然仁济药厂的生意遭受重创,但在项南和周清泉的悉心经营下,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还连年盈利。

九年时间,两人都积累了数十万计的家财。

……

四零年代的香江,其实已经相当繁华。

它的人口一度多达一百六十万。要知道,过百万人口,已经算大城市了。全国十四亿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不过九十三座。

因此,项南和周清泉凑得六十万港币,在闹市区已经买不到地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