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温松的怀疑一点都没有错,青州温家发生的一切,正是陆延带着重金到了青州府,找陆正的同年青州的郑知府筹谋策划的。

冯千户当然是拿到了足够多的利益,才肯下这个手。

温柏和虎哥一直被关在千户所的牢里。等温松“逃役”满了百日后,便正式成为了“逃兵”。冯千户刚刚递了折子上去,要撸了整个温家。

这折子要送到京城的五城兵马司去,等批下来,温家就算彻底完蛋了。

女眷都是熟人之女,冯千户可以放过,让她们都大归,孩子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跟着娘回外家去。

但温柏、虎哥两父子肯定要刺配边疆。

这样温家没有成年男子了,青州也就没有所谓温家了。

温柏一直想不通,温家到底怎么得罪了冯千户。

这个困惑如今终于解开了。杨氏往牢里送饭的时候把温松带来回来的真相全告诉了他。

温柏一拳垂在地上!

“原来竟是如此!”他悲愤交加,“竟是陆家!”

杨氏叹了口气。

当年,多么好的一桩亲事啊。与进士之家做了姻亲,整个青州,谁不高看温家一眼。

四时年节,陆家一车车地往温家送节礼。每年江南最新样式的银锞子、衣裳料子,只有温家拿得出来。

小姑的日子眼见着是富足美满,婆婆慈爱大方,夫君的房中连个妾室通房都没有,谁听了不羡慕。

那几日流水席,简直是温家最辉煌的时刻了——出了个进士女婿,还是一甲探花郎!

突然就美梦碎了一地,怎么一门好亲,扭头就成了恶亲呢?

一场大梦似的。

“爹,陆家有钱有势,咱斗不过他,怎么办?”虎哥问。

杨氏也看着丈夫。

温柏握着拳,咬牙许久:“陆家这是,欺负咱们温家没根基没人脉……”

温家的姻亲除了陆家,都是青州军户家。这一次出事,姻亲们都出力跑动了,甚至连三弟温杉的岳家徐家都帮着跑动了。

只都使不上力。

冯千户官大一级,便能压死人。

“谁说咱家没人脉。”温柏咬牙道,“咱家也认识大人物。”

虎哥眨眨眼。

杨氏犹疑一下:“你说的是……”

温柏道:“去京城,找连毅!”

虎哥问:“那是谁?”

温柏道:“大人物。”

杨氏嘴唇动动:“可是……”

可是霍四郎跟温家之间的纠葛和恩情,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且霍四郎早就还清了,两家人已经说清楚,两不相欠了。

如今,霍四郎是名震大周的大人物了,他的名字能止小儿夜啼。

现在去求人家,人家还认这份情吗?

只现在,也根本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杨氏道:“那让阿松去?”

“他不行。”温柏说。

杨氏顾虑的温柏也想到了。因人情这东西,是会随着时间和距离,也会随着彼此间地位的差距拉大而疏淡的。

“得我去。”温柏说,“当年,他躺在大牢里,给他擦屎接尿,喂饭上药的,是我。”

“必须得我亲自去求他。”

“他但凡还有良心,就该还念着这份情。”

过两日,杨氏的父亲杨百户带着一个“随从”来看女婿。他不仅给牢头塞了银子,还给准备了酒菜。

牢头与他十分亲热,,放了他进去。

杨百户看完女婿,带着“随从”回去的时候,牢头已经喝得醉醺醺。等第二天酒醒了,巡视牢房,等到了温柏和虎哥这一间,突然睁大了眼睛。

“你!你是温、温温……”牢头指着牢里的那个“温柏”,张口结舌。

“老吴啊,好久不见了。”温松淡定给他打招呼,“别喊啊,让上面知道了,打军棍,丢差事的可是你,不是别人。”

“温温温温温柏!”牢头把舌头捋过来了,瞪眼怒目。

果真不敢嚷嚷。

“别怕。”温松道,“等几天我胡子长出来,旁人就分不清了。”

牢头气得跺脚:“快长!”

杨百户给温柏准备了盘缠和行囊:“咱也不知道你说的大人物是谁,你也不肯说,反正信你一回。豹哥、芫娘都在我那里,你也不用担心。这事要能解决,你就回来一家团聚。要不能解决……”

温柏道:“那人只要肯帮忙,就一定能解决。”

杨百户:“行行行,我信你。”

温柏拄着一根拐杖,上了辆黑油小车。

他之前因为吃空饷挨了军棍,冯千户有意踩死温家,把他扔进大牢里,没及时医治,如今伤虽好了,只有条腿老疼,走路有点跛。

告别了妻子岳父,温柏往京城去。

当年立誓决不去沾霍四郎,是因为月牙儿。

如今带着伤去京城求援,还是因为月牙儿。

温松从开封回青州,一路上躲避追捕,颇费了些时日。待温柏出发,往京城去,已经是八月初。

此时,李大小姐带着李十娘到了京城。

二人奉旨入宫,要先在习礼亭接受入宫前的礼仪培训。这本是鸿胪寺的分内事,结果来教导礼仪的官员却是陆睿。

他举荐了李家女儿,皇帝给他个人情。

“大娘、十娘,别来无恙。”陆睿行礼。

二人皆还礼:“陆翰林。”

李大小姐道:“昔日一别,翰林风采更盛往昔,只人生无常,翰林还请节哀顺变。”

她二人原抱着看戏的态度十分好奇陆嘉言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只来的路上与天使闲话,才知道陆嘉言已经无妻。

那天使道:“嗐,也不知道对小陆探花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京城里想嫁他的人多的是。”

李大小姐说完,陆嘉言微微倾身:“多谢大娘关心。”

直身,道:“那咱们开始吧。班门弄斧,大娘勿怪。”

习礼亭里这道程序,主要是用于教导那些初次上京的官员和附属国的使者的。这等朝觐皇帝的礼仪规则,似李家人这样的,早就烂熟于胸,根本无需教导。故陆睿有“班门弄斧”之说。

待三人把程序走完,李大小姐道:“今科的《登科录》我已经看到了,翰林比之三年前,又大不同。我听闻,是翰林举荐了我家,还想问翰林,我等此次入宫,翰林可有什么提点之处?”

陆睿道:“举荐二字不敢居功,不过是伴驾时提及了京城权贵与地方世家,谈到了府上。我与陛下只说了两点,一,宁则公淡泊明志;二,秋山书院是当今士林心之所向。因这两点,南阳李氏,至清至正。”

“后陛下意动,听闻我曾游学书院,问我对李家女儿的印象。”陆睿道。

李大小姐问:“则翰林是如何回答陛下的?”

陆睿道:“我答,‘不够女子’。”

李大小姐与李十娘对视一眼,一起俯身:“多谢翰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