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书屋mfshuwu.com

时元朝内乱,彼此攻伐不休。

元朝此刻皇帝未来庙号是元惠帝,朱元璋登基后给其的尊号是元顺帝,这里称元顺帝。

元顺帝曾也有励精图治的时候,但他的励精图治都没有好结果,便渐渐摆烂了。当他杀了脱脱后,就彻底成了昏君。

元顺帝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年少气盛,逼迫元顺帝禅位。朝廷内部因为父子二人斗法,剧烈内斗了起来。

在朝廷之外,因镇压红巾军而崛起的军阀孛罗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打得不可开交。察罕帖木儿死后,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继承了察罕帖木儿的军队,继续与孛罗帖木儿争斗不休。

元朝从里到外都内斗起来,完全没精力管起义军的事。

可惜如此好时机,红巾军内部却也在内斗不休。

除了朱元璋吞并陈汉,正举兵福建两广扫灭陈友定的势力。其他红巾军在内耗中渐渐失去了地盘,连内斗的元朝军队都打不过。

唯一坚持抗元的刘福通在朱元璋救援洪都城的时候战死。韩林儿被张士诚送去了大都讨要吴王的位置。

韩林儿被元朝处死,但张士诚想要的吴王的位置却没要到。这成了张士诚叛出元朝,重新自立为吴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九月,张士诚再次举起叛旗,自立为吴王,停止为元朝供粮。

张士诚哭诉,自己之前因弟弟张士德之死而接受元朝的招安,但他被元朝骗了,他弟弟其实是被元朝害了。

元朝为了让他和朱元璋内斗,暗杀了他弟弟。现在他和朱元璋都找到了证据证明此事。

所以为了给弟弟报仇,他要重新反了这贼元,自立为吴王。

朱元璋亲自写信恭贺张士诚“弃暗投明”。张士诚终于肯接他的信了。

杨宪将朱元璋的信递给张士诚,等待张士诚回信的时候,他提着酒肉去牢中看望廖永安。

廖永安不过四十三岁,头发和胡须已经全白了。

即使有杨宪挥洒着陈标给的金银,让人尽可能地照顾廖永安。囚禁生活仍旧耗尽了廖永安的心神,让他面目如同垂暮老人。

杨宪看着目光浑浊的廖永安,不由哽咽:“将军,主公已经想到了法子救你出来。请再熬几日。”

廖永安的眼神恢复清明。

他刚才只是在睁着眼睡觉,所以眼神才稍显浑浊。

“嗯?主公要怎么换我出来?”廖永安接过酒肉,“如果是不利于主公的事,我宁愿去死。我受不得这个委屈。”

杨宪凑近,压低声音道:“将军放心。具体的事,等将军出来,我再慢慢同将军说。”

廖永安看着酒肉愣了半晌,才失笑道:“被关了这么多年,突然说我能出去了,我倒有些不自在了。你可别骗我。若是这次你骗了我,我可能就没那个毅力再等下去了。”

杨宪抱拳:“将军请静候消息,就这几日。这几日将军你要保护好自己,小心有人会动手脚。”

廖永安挑眉:“还会有人想要暗杀我?”

杨宪道:“那真说不准。”

杨宪很快离开。

廖永安吃着肉喝着酒,从肉里摸出一把油纸包的匕首。

油纸上写着,“这是给你防身的,不是让你自杀的,你可别千万会错意!我会哭死!”。

廖永安差点笑出声。

廖永安将匕首贴身藏好,对那个素未谋面的“陈家家主”好奇极了。

杨宪每次来见他,都对他说,让他在狱中好过的金银和计谋全是陈家家主陈标出的。杨宪还会带来陈标的书信,给他描绘外界的情况,鼓励他振作,朱大帅一定会想办法把他救出来。

陈标的书信大多是写在可吃的肉脯上,一边吃一边看信,颇有些趣味。

陈标让杨宪带来一些不需要考脑子的跳棋、扑克、麻将等玩物。廖永安有时候还会和看守的人一起玩。

反正张士诚这几年已经把他忘在脑后,只要金银使够了,看守的人并不会为难他。

这次出去之后,定要好好感谢这位陈家家主。

廖永安在心中描绘陈标的形象。

陈标是富商,他可能身形有点胖,面带商人和善的微笑?

陈标肯定才华横溢,也可能更像是一个教书先生,虽是商人却一身正气?

陈标还可能是一个孔武有力的武人,不仅是富商和书生,还是主公麾下一员得力大将?

无论是哪种形象,陈标一定是一个一眼看去,就非常吸引人注意的大才吧?

廖永安在心中描绘陈标的形象的时候,在元大都一处官宅中,也有两人也在谈起陈标。

这两人一人名叫张昶,乃是元朝户部尚书,为元朝定下理学为官学,并用“君臣之义”取代“华夷之辩”的当时大儒。

另一人名为陈祖仁,乃是至正二年状元,元朝中书省参议、翰林院直学士。

“陈标,又是这个陈标,事事都有这个陈标。”张昶背着手,仰天长叹,“真不知道是那个黄口小儿真的有如此能耐,还是他身后有神人相助。”

陈祖仁道:“文舒你真的要出使朱元璋领地?你这一出使,恐怕就回不来了。”

张昶道:“我要的就是一个回不来。唉,谁让我派去的人悉数被赶走。朱元璋如此对待普通文人,恐怕只有我的名声,能让他留任了。”

陈祖仁沉默,然后俯首作揖:“文舒高德,我不如也。”

张昶摇头:“我算不上什么高德,也不知道能有多少用处。但只要我不暴露,总归是性命无忧的。倒是你,留在旋涡的中心,恐怕有性命之忧。你不如和我一同离去。”

陈祖仁笑道:“我身为大元臣子,深受皇恩,岂会贪生怕死?此时皇上正是需要人劝诫的时候。你在外,我在内,我们携手共进,定能让大元度过此难关。”

张昶又是叹气,道:“虽这话大逆不道,你可能不喜。但如今皇上……唉,还不如禅位给太子。我看太子倒有几分雄才大略,且太子依附的王保保,也却有几分熊将之风。”

陈祖仁苦笑着摇头:“我何尝不知。但太子性格太过急躁,怎能威逼皇上禅位?他若稍稍和缓些……唉,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定会举荐扩廓帖木儿以救朝廷危急。”

张昶道:“希望皇上能听得进去吧。”

两人相对一叹,都对这风雨飘摇的朝堂深感无力。

但身为大元忠臣,他们即便肝脑涂地,也会尽自己的忠义。

张昶再次将视线落在江南来的书信上。

如今朝廷内斗,朱元璋的势头却越来越大。张昶担忧朱元璋趁着元朝内斗而举兵北伐,便让在江南的眼线撺掇张士诚称吴王。

张昶相信,朱元璋在灭掉陈汉之后,定会想称吴王。若张士诚抢在朱元璋之前,以朱元璋这等草莽的脾气,定会将张士诚列为第一目标。

到时候朱元璋与张士诚打了起来,就能给大元留下几年喘息时间。

这几年间,无论朝中谁占得优势,胜出的人总应该会将大元的势力整合起来,南下消灭叛贼。

张昶对大元的军事实力十分有信心。若不是大元在镇压起义军的时候突然内斗,那群乌合之众早就被大元的铁骑踏成了泥。

张昶的注意力原本只在张士诚身上。

高邮之战让大元朝廷深深忌惮张士诚,所有人都认为张士诚是未来大元最主要的敌人。

张昶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张士诚身上,不断派人稳住张士诚,不让张士诚反叛元朝。

直到朱元璋举兵攻打陈汉的时候,张昶才注意到这个离经叛道,不为当世人所喜的朱元璋。

当朱元璋离开应天时,他稍稍一挑拨,便有文人因不喜朱元璋麾下那应天小学所教授内容,要为朱元璋麾下教化拨乱反正,重订纲常。

他的人也混入其中。

哪知道这些人居然败于一黄口小儿的无耻行径。张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惊讶,那陈标不过总角之年,心性居然如此恶毒阴险,处事手段毒辣果决,仿佛一个枭雄。

若此举是朱元璋所做,张昶并不惊讶。可一黄口小儿?张昶真是对这个陈标好奇极了。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张士诚已经褪去了以前的英雄豪气,张昶不再认为张士诚可能会危及大元。

此次为了替大元挡灾,张昶决定让张士诚自立为王,吸引朱元璋的仇恨。

哪知道,张士诚倒是如他所愿称王,陈标又中途插手,让张士诚和朱元璋签订了短暂的停战协议,共同将矛头对向大元。

张昶真是亲手杀了这个叫陈标的孩童的心都有了。

“不知道他究竟是师承何方。”张昶看着书信,喃喃道,“他的师承,为何要掀起乱世,导致这民不聊生?”

宋末乱世如何,难道那些人没在史书中读过吗?

只有一个稳固的王朝,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让百姓休养生息。这些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就掀起乱世,导致群雄争霸。

群雄倒是争霸了,百姓何怜?!

……

“阿嚏。”陈标揉了揉鼻子,“廖永安将军应该已经被放出来了吧?”

朱元璋赶紧替陈标披上毛茸茸披肩:“应该吧。”

陈标将毛茸茸披肩丢开:“这个时候就穿毛皮了,冬天的时候穿上了?我套个棉外套就好。”

朱元璋锲而不舍把毛茸茸披肩往陈标脖子上套:“冬天就多穿几件。快穿上,别感染风寒。”

陈标使劲逃跑:“不穿,不穿,哎哟……”

他一头撞到满脸怒气的李善长身上,被李善长扶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